2006年4月5日 星期三

日本商社浴火重生

■ 戴國良
一度在全球市場叱風雲的日本商社,卻在轉投資事業上栽了大跟頭,業者勵精圖治,強化投資事業獲利管理機制,終能浴火重生,再度展翅高飛。
回顧1960、1970及1980年代,日本當時的九大商社呼風喚雨,囊括日本大部分進出口值。1990年代,因為龐大海內外轉投資失利,日本商社陷入經營困境。這凸顯業者對投資事業的管理相當鬆散,不只事前評估不夠嚴謹,連事後的管理也不夠用心,造成資金運用效率低落。商社的存在價值,備受爭議。
誠如伊藤忠商事總經理小林榮二所言:「伊藤忠已有150年歷史,過去130多年經營貿易的單一營運模式,早已不合時宜。過去商社靠資訊情報及金融操作賺錢,如今面臨資訊科技迅速普及、低利率時代等環境變化,這種情形已大為改觀。」
銳意改革 成績可觀
近五年來,五大商社銳意改革,大幅調整事業及獲利結構,成績令人刮目相看。
三菱、住友、三井、伊藤忠、丸紅五大商社獲利從2001年的780億日圓,擴增為2004年的5,100億日圓,2005年更躍增為8,500億日圓,短短四年成長十倍之鉅,讓1990年代輿論提出的「商社無用論」,再也站不住腳。
轉投資事業成功
綜合商社獲利好轉,很多人歸因於全球原物料交易大增及價格上漲,其實這只對了一半,另一半的答案是轉投資事業成功。2002年,資源與金屬部門貢獻五大商社73%獲利,但到2005年這個比率已降到53%。換言之,五大商社近半獲利來自非資源部門,轉投資事業貢獻可觀。
五大商社積極向各行各業靠攏,例如,三菱商事在澳洲煤碳開發事業投入1,000億日圓,以2,100億日圓收購日本Lawson便利商店股權;伊藤忠商事也看好日本便利商店前景,投資Family Mart1,400億日圓。住友商事則跨足電視購物,投資Jupiter公司數百億日圓。
各事業單位 都是利潤中心
為了確保轉投資成功,五大商社各出奇招。1997年,住友商社引進美國金融機構的風險報酬(RR)機制,要求子公司及海外事業單位年獲利率必須維持資金成本以上的水準, 否則視為風險管控不佳,必須採取斷然措施。
推動改革五、六年來,成效卓著。1998年,達到此一標準的事業單位只有19%,到2005年,已升為56%,預估2007年將可達73%。
三菱商社則把營業部門切割成幾十個事業單位(BU),每一個BU都是一個利潤中心,同樣要求獲利率不得低於資金成本,並引進經濟附加價值(E-VA)概念。
三菱更將各個BU,依照市場成長性劃分為三類:一是最好狀況下的持續成長型事業,二是次佳狀況下的有能力擴張型事業,三是狀況不佳的改革型事業。
針對獲利不佳BU,三菱訂下三年改革期限,期限一到仍無法改善,就必須面臨合併其他事業單位、出售、結束營運等噩運,斷然實施退場機制。獲利理想的BU,則擴大投資。
三菱商事總經理小島順彥表示:「我們秉持的原則是,實力強的事業就擴大投資,讓它們更強;積弱不振的事業,就補強,希望它們轉弱為強,要不然就撤退。這樣才會形成良性循環。」五年來,三菱陸續在轉投資事業單位引進獲利管理機制,轉投資事業經營有成,到2005年,獲利占比高達七成。
至於賠錢事業單位虧損金額則明顯降低。2001年,虧損總額770億日圓,到2005年減至330億日圓。而賺錢事業單位獲利則從2001年的1,400億日圓,幾乎倍增為2005年的2,600億日圓。
積極培育經營人才
五大商社積極出擊,迫切需求開彊闢土的人才,如何培育各行各業的經營人才,成為業者的新課題。
三井物產人才開發室經理龍口齊坦承:「這四年來,海內外事業投資失敗的案例,有一半以上歸因於經營人才不足。」
為了培育可以投入各行各業的經營人才,三菱商事成立高階幹部經營塾,每年挑選30位40歲到50歲的中堅幹部,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特訓,利用周六、周日上課。結訓當天,特訓班分成三組向總經理做專題報告。這些人才未來將擔任三菱旗下各事業單位的掌舵人。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2006/04/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