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6日 星期三

企業E化》興采建構平台 織出錦繡前程

■ 李娟萍
國內絕大多數的中小型紡織業者,電子化程度並不高,但仍有少數具有前瞻眼光的業者,願意在e化投入大筆資金,興采實業公司就是一例。
資本額1億餘元、成立於民國78年的興采實業公司,近兩年來陸續投入150餘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4,900萬元的資金,建構了「機能性紡織品協同設計平台」。
這個平台整合了下游成衣、服飾製造廠,上游塗佈、貼合及薄膜廠、染整廠、織造廠及紗線廠,一起與國外大型品牌廠商在同一個資訊環境下,共同研發新產品,藉此縮短新產品開發時間,提昇生產體系效率及獲利。
興采實業公司位於台北縣新莊市,是一家產製功能性布料及成衣的紡織業者。雖然家族經營紡織事業已經三代,但興采公司總經理陳國欽卻認為,自己算是白手起家,在向父親拿了第一筆創業資金後,就「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而今,陳國欽的兄弟分別主持紗廠、布廠、衣料後處理加工廠,他則負責業務銷售部門,透過兄弟相互支援,使這個家族性的紡織企業,持續欣欣向榮。
興采公司在國內的紡織企業中,走的是高單價的機能性、智慧型紡織品路線,該公司研發的布料十分特別,有具溫度調節功能的馬殺雞(Dot-Touch)布料、保暖透氣、吸濕排汗的運動布料等,適合製成專業運動員穿著的服飾,該公司的客戶多是運動品牌大廠。
陳國欽表示:「新產品的不斷推出,全賴新技術的不斷投入。」目前特殊功用的布料和成衣,佔興采業務的六至七成,銷售的地區遍及歐洲、美國、日本、東歐、突尼西亞等國。
為了加速新素材、新產品應用,降低產品開發時程,以興采為中心廠商建立的機能性紡織品協同設計系統平台,在前年10月正式啟動,預計今年10月完成上線,這項計畫,打造了一紡織業「專用」的研發資訊平台,因而獲得經濟部技術處示範性資訊應用計畫的補助。
根據興采的計畫,興采以整合商(Converter)之姿,整合了四個階層的上游供應商及成衣廠,大家可以在線上同步討論新產品的研發問題。
這四個階層的供應商,分別是第一階層的塗佈、貼合及薄膜廠,供應商將多層的織物與薄膜,透過加工方式,結合為一具有特殊功能(如吸濕排汗、防水透濕、抗菌、抗UV等)的機能性布種。
第二階層的印花及浸染廠,賦予織物外觀顏色與圖案;第三階層的織造廠,則以不同的織造方式,織出不同剛性、彈性與柔軟度的紡織品;第四階層的紗線廠,負責以各種不同長短纖維,紡出特性與型態各異的紗線。
經濟部示範性資訊應用計畫辦公室認為,這項機能性紡織品數位化協同設計專用平台,有效連結供應商協同設計、文件管理、產品構型管理、紡織知識庫、研發專案管理與流程管理、協同研製、紡織品設計結構管理、紡織品外觀應用模擬等功能模組,提供國外客戶、興采公司與體系供應商一項功能完善的溝通工具,深具示範效益。
陳國欽表示,在這項協同設計系統完成上線後,該公司希望做到新產品的開發,從客戶需求確認到完成打樣,由120天縮短至60 天;產品的量產時間,則將由60天,縮短至45天,藉此減少設計變更及錯誤的次數,提高客戶滿意度。
協同設計資訊系統建立後,興采也將99%的布料及規格,鍵入一個24小時運作的知識庫,讓重要客戶可以隨時到知識庫中蒐尋新布料,查看相關布料的成份及檢測資料。
由於目前新產品開發從需求確認到打樣,至少要經過三到五次的修改,來來回回,耗費不少人力和時間,陳國欽預期,往後經由上下游廠商和國外品牌客戶協同設計,可望縮減修改次數到兩次以下,加快溝通時間及開發效率,如此一來,可望將產品毛利率由20%,提升至35%
此外,興采還希望做到產品OEM、ODM、OBM比例,由35比55比10 ,提升至10比70比20;每月的新產品開發數量,由30組提高至90 組;設計變更的次數,由每月10次,降低至五次;產品上市成功率,由10%提升至35%;每年營收成長率由10%,提升至15%。
陳國欽近來並積極大興土木,計劃在國內成立一處機能性紡織品創新研發中心TCDC(Textile Collaborative Design Centre),以蓄集研發能量,結合上中下游協力廠商,共同合作,達成降低成本、創新研發、快速打樣及快速接單的目標。
紡織業是不是夕陽產業?是不是非外移不可?在陳國欽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2005/07/0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