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24日 星期六

好書導讀》另一個台灣經濟奇蹟

■ 高希均
書名:矽說台灣--台灣半導體產業傳奇
作者:張心如、潘文淵文教基金會
出版:天下文化
本書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崛起與壯大,寫出了動人的見證。它為受到世人稱讚的「台灣經濟奇蹟」做了一個圓滿的延伸:不只是台灣的勞力密集產品可以行銷世界,台灣的高科技產品在世界舞台上,也已占了一席之地。
從1950年代初到1980年中,是台灣從經濟起飛到持續成長的關鍵歲月。這個階段的發展主軸,是產品由勞力密集與進口替代起步,然後提升到資本密集與出口擴張。如果沒有自1988年起IC產業的孕育與投資,台灣經濟就只能停滯在加工與裝配,無法達到產業結構的改變與科技水準的改善;換言之,台灣只能在新興工業化國家的邊緣徘徊。施振榮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線,變得遙不可及,張忠謀先生提出的「經濟成長極限」,就會更早出現,目前社會討論的台灣與世界接軌,也就更不切實際了。
2006年在全球各地,每五台筆記型電腦有四台是台灣做的,裡面裝用的主機板、無線網路卡、光碟機也幾乎全是台灣廠商製造的,近半數的數位相機,也出自台灣。
正如作者所描述:「這些電子產品的上游是占全球七成市占率的IC專業晶圓代工服務,全球最大的IC封裝測試服務,以及以資訊性和消費性為主的IC設計業。」台灣的電子產業的上下游,在市場經濟的運作下,已連結成一張既嚴密、又有彈性的產業鏈結網。管理學者討論到的供應鏈與群聚效應,在台灣找到了生動的印證。
值得探討的是,當今天我們都深為這些產業的成就驕傲時,很少人知道30年前台灣引進IC技術的故事。作者提出了這些問題,也提出了解答:它是怎樣開始的?經過哪些轉折?發揮了哪些發展的契機?對產業的未來發展,又有哪些關鍵因素?帶給全球有哪些影響?
話說從頭,台灣半導體的崛起,就是三個因素的組合:
對的決策:以孫運璿為首(時任經濟部長)的政務官,做了對的決策。
對的策略:以潘文淵為首的技術顧問委員會,提出計畫書草案,邀請海外專家參與,協助組成工作團隊。
對的人才:以使命感為重的海內外人才,在風雲際會的大環境中,衍生了人才匯聚、技術開發、投資設廠、奮發創新…。
這真是一個奇妙的組合:一位有擔當、敢突破的政務官,一群不支分文來自美國的(華裔)顧問群,一群沒有經驗卻勇於嘗試的工程師。工程界的前輩方賢齊說得好:「對的人」一直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資產。
「創造奇蹟的這群人」是書中最後一節。它速寫了九位人物及一組在海外的學者專家(美國的技術顧問委員會,TAC)。
是中華民族血液中奔放的「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是孫運璿的擔當:「外界阻力雖不免,不必介意」;是潘文淵無私的奉獻(沒領過台灣薪水,沒受過台灣教育);是胡定華的整合才華;是史欽泰的「當時太年輕,不知道怕,也不計較」;是張忠謀的嚴謹與智慧;是曹興誠的足智多謀;是楊丁元的「回台灣參加一個歷史性的事件」;是各種因素的配合與巧合,台灣的IC產業融入了世界潮流,變成了1990年代後台灣經濟的主力。
經濟發展理論中有所謂balanced-growth theory vs. big-push theory。台灣的IC產業是在「大推動」下的輝煌成就。
人類的歷史上偶然會出現──廉能無私的從政者,在關鍵時刻做出了睿智的決定,產生了承先啟後,及石破天驚的深遠影響。
這是台灣歷史上「事在人為」的故事———結合了海內外的人才與他們的奉獻、志氣及夢想,創造了台灣另一個「人為」的奇蹟。
(作者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
【2006/06/2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