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工商經營報/鮮活職場/D2版 郭騰尹 2006/6/23 方智出版社編輯送了我一本書「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光看這個書名就覺得很好奇,心想這大概是一本談親職教育的書,因為棉花糖一直是孩子的最愛,那軟軟、嫩嫩、甜甜的觸感與口感,加上繽紛的顏色,孩子們總是無法抗拒地一口接一口…。 結果戒不掉的是我一種閱讀的興奮感,因為裡面有自己從事教育訓練與寫作工作中所一直想找的答案。二位聰明才智相當的人,一位是億萬富翁,另外一位是富翁的司機。這位司機可以在30分鐘之內做完紐約時報的拼字遊戲;可以在半小時內解析拉丁美洲的經濟;他用心算可以算得比大部分人用計算機還快。同樣努力的工作,但為何一個坐在豪華轎車的前面,而一個卻是坐在後面,可以優閒地看著街景,坐擁龐大的事業與財富,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天壤之別的差距? 這就是著名的史丹佛大學的「棉花糖實驗」,這個實驗是把小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給他們一人一塊棉花糖,孩子們可以選擇馬上吃掉或是等待15分鐘再吃,如果小孩子願意等,就可以再多一塊棉花糖當獎賞,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選擇,這個實驗並沒有結束,研究人員仍持續追蹤這一群孩子的未來發展,結果有了一項驚人的發現,那些能夠等待獎賞的小孩在長大後,比那些馬上把棉花糖吃掉的小孩更有成就。 這種選擇何時吃棉花糖的心態,所反應的是現代人「先苦後甘」或「先甘後苦」的行為模式。這幾年來各銀行濫發現金卡,鼓勵先消費後付款的即時享受方式,造就了40萬的卡奴,也造成了社會經濟上的隱憂。因為沒有辦法克制自己的慾望,我們可能必須要借錢度日;有的可能是賺了一些錢,以為賺錢很容易,就買了些奢華品,把錢花在最新款的車子、珠寶、名牌甚至女人身上,這就像立即把眼前的棉花糖吃掉一樣;而有些人卻會延遲享受的慾望,他們的自制力讓他們不斷累積財富,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 如果運用在業務銷售上,許多業務員只求近利的作法,只求讓顧客簽單,把產品賣出去賺取佣金的行為,也像是先吃棉花糖一樣,可是若我們把利益放得更加久遠,我們更要去傾聽客戶的聲音,發掘更多的需求,那裡可能會有更大筆的生意在等我們締結,因此得到客戶長久的支持與信任會比即時享受更加重要。 如果運用在員工生涯發展上,為了薪水多2千塊就跳槽而忽略了未來發展性,也是一種短視的作法,因為中國人講「滾石不生苔」,若是懂得人生耐力的重要性,我們就要妥善地規畫好我們的財富與時間,例如每個月都要撥至少10分之1的收入做為固定的儲蓄,每天都要花30分鐘在學習上,這些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棉花糖計畫,因為第一天如果有1個棉花糖而你忍住不吃,讓第二天有2個、第三天有4個的話 …,這樣你在第30天將會有多少個棉花糖呢?答案是536,870,912。學習去抗拒那些甜蜜棉花糖的誘惑吧!對自己越有自制力,未來的自由度也會越大。 中午買回來的一個便當,你會先吃喜歡吃的,還是先吃你不愛吃的?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你始終待在你安逸的舒服圈,還是你願意走出來去嘗試一些新技能?在成功學裡有一句名言:「成功的人願意做不成功的人不願意做的事」,這也同樣符合棉花糖試驗的精神,因此懂得抗拒誘惑,並且專注在長遠的利益與關係上,就能戒掉你的棉花糖,而這才是你改變人生,走向成功的開始。 |
2006年6月23日 星期五
棉花糖,我怎麼把你戒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