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衛‧柏恩斯坦(David Bornstein) 在向下沉淪的時刻,世界各地共同需要的是向上提升的動力!「志工企業家」就是台灣新的方向與新的希望,讓志工與企業家擁有一樣的專業使命,共同致力改善現況。 一群「志工企業家」正在默默推動世界的改革,影響力滲透各角落,他們大多沒沒無聞;既沒有從政,也不是實業家。有些人是醫生、律師和工程師。有些人是管理顧問、社工人員、教師和新聞記者。他們散布世界各地,具有的共通處,是扮演社會創業者(social entrepreneur)的角色,也就是志工企業家;這些人懷抱充滿力量的觀念,試圖改善人類生活。古往今來,志工企業家一直存在,近年來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志工企業家的數量更是持續增加。 社會創業者 與日漸增 晚近,"social entrepreneur"這個名詞越來越常見。觀念先進的美國大學紛紛開設相關課程,記者、慈善家與發展人員經常提到這個字眼。不過大部分言論的重點都放在,如何運用商業與管理技能來達成社會目標,例如,非營利機構如何透過經營營利事業帶來收益。這是一股重要的趨勢。 管理大師杜拉克提到,"entrepreneur"一詞是在200年前,由法國經濟學家薩伊提出,用來描述一種特殊的經濟行動者———不只是開創事業,還能「將經濟資源從生產力和產出較低的領域,轉移到較高領域,並獲得較大的收益」。 20世紀發展經濟學家熊彼得也指出,企業家(entrepreneur)是獲致重大經濟進展所需「創造性毀滅」的源頭。 創造性毀滅 進展源頭 想想以下兩個著名的例子:福特(福特汽車創立者)、喬布斯(蘋果電腦創立者)。他們藉著重新想像汽車與電腦,把它們看成大眾市場的商品,「摧毀」了這兩個產業的運作模式,為大幅提高生產力鋪路,引發一波波變革的浪潮。志工企業家在教育、醫療、環保與殘障照顧等方面,扮演類似的角色。杜拉克指出,「志工企業家改變了社會的表現能量。」 一個人必須有創造力,加上堅毅不拔的決心與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才能推動創新,解決社會沉痾。重要的社會變革通常始於單一的創業者———某個狂熱分子看見問題,想出新的解決方案,然後根據這個願景積極採取行動。他凝聚資源,建立組織,來保護與推銷這個願景;他為願景注入能量,讓組織專心克服無法避免的抗力;他數十年如一日,不斷改進、強化與擴展這個願景,直到這個最初只是個模糊概念的願景,成為新的典範。 這些觀察具有多重涵義,不過可以濃縮成一個相當簡單的觀點。想改善世界現況,就是建立一個社會與經濟的支援架構,提高全球志工企業家的數量與效能。 新公民組織 風起雲湧 志工企業家很早就出現了。創立方濟修會的聖方濟就符合志工企業家的資格。他建立許多組織,在他的領域中推動系統性變革。 與當年相較,在今天,社會企業已演變成一種職業,且成為廣受探究的主流領域,不僅美國、加拿大與歐洲出現這種現象,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也方興未艾。社會企業的興起,可以視為一項傑出發展的先驅潮流,過去30年,這項發展在全球各地紛紛出現:數以百萬計的新公民組織陸續成立。 全球各地的志工企業家正展現新的作法,來解決社會沉痾,也提出新的模式,來創造財富,促進社會福祉,以及恢復環境的平衡。公民部門顯然在領導潮流,推動改革,來改善自由市場與政治體制。「反全球化」運動的稱呼並不恰當,這事實上並不是一個反對全球化的運動,而是公民想出來的一種策略,以取回政府讓給企業的部分權力。 每一種社會變革都需要幾千名草根企業家,彼此競爭,互相合作。讓事情發生的不只是領頭的企業家,而是所有參與行動的人。有幾百萬人想自行創業,不只是賺錢,而是體驗創業的刺激,看到自己的觀念實現,並且對努力於觀念的實現,而感到滿足。今日公民部門仍然提供這種選擇。由於正確的財務與社會誘因,愈來愈多的人可能計劃自己創立改革社會的組織,或幫助別人這麼做。志工企業家將成為人們在晚餐桌上談論、可能投入的一種事業。 如果這條路慢慢為大眾所瞭解,會不會有許多人投入?如果這個行業逐漸受到敬重,財務的風險逐漸降低,背了大筆貸款的大學畢業生與生涯發展到中期的專業人員,會不會想做些改變,認真考慮加入這個行業?對於許多事業抉擇而言,這裡有一個門檻:追求內心的感覺、有意義的行動所帶來的滿足感,超過金錢與地位的考量。 不一樣獲利 超越一切 就像生命中所有的重要問題一樣,同儕、老師、父母、生涯諮商師、精神導師或媒體,都在影響我們的決定。這種「獲利的前景」可以超過金錢收益,還包括個人的滿足感、社會的肯定與發揮影響力的機會。 志工企業家的崛起,為學校帶來無限的可能性,可以在課程中加入社會志工企業的範例或個案研究,讓學生學習思考變革如何發生,新觀念為何遭到政治和文化的抵制。學術界可以結合志工企業家,把他們視為「行動研究人員」,也可以和公民組織連結(以後者的社區作為實驗室),就像醫學院與教學醫院的結合一樣。 同樣的,媒體若能誠實報導志工企業家正在進行的事,社會大眾將獲益匪淺。這不表示,媒體報導更多讓人愉快的專題,而是主張新聞領域應認知到,全球有許多最重要、最振奮人心與最有創造力的變革,正從志工企業湧現,而大眾卻毫無所知。 這些變革影響社會上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商業界、學術界或政府。對於愈來愈多認真考慮加入公民組織的人來說,這些變革極為重要。他們在追求觀念、機會與角色楷模,以企業家、員工、志工與投資人的身分,參與這個部門的行動。 未來10到15年,我估計志工企業家的領域會出現一種爆炸性的發展。對於哪些想發揮自己的才華、重新塑造世界的人來說,這個領域有無限的機會,而這些機會也將逐漸展露在世人面前。 (作者是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志工企業家》) 【2006/06/20 經濟日報】 |
2006年6月20日 星期二
志工企業家 推動無聲革命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