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5日 星期日

練就讀心術 顧客福氣啦

■ 曾遠耀
無論身處什麼行業,顧客永遠是企業存活的最後審判者。但,你是真的瞭解你的顧客,還是你只是以為你瞭解而已?
企業追求永續經營,但要能永續經營,必須以顧客導向為經營基礎。真正的顧客導向必須聆聽顧客的心聲,才能瞭解顧客的需求與感受,並據以決定企業該做什麼。
顧客的定義包含了外部顧客與內部顧客。外部顧客除了產品最終使用者外,經銷商也是你的外部顧客。內部顧客指的是在企業內部的流程中,位於你流程下游的同事。內部顧客與外部顧客同樣重要。
為什麼要同時強調內部顧客?因為客戶接觸到最終產品或服務,都是由公司所有人員共同創造出來的,內部作業流程必須有高度的協調與支持,除了心理或感情上的支持,更要透過系統化的過程,才能架構完整的需求圖譜。更重要的是,在流程下游的同事比你更接近顧客。
要想有系統的瞭解顧客的心聲,進而轉換成公司內部的作業基準,使公司營運與客戶需求緊密結合,可以透過以下的方法來達成。
顧客心聲(VOC, Voice of Customers)
顧客心聲代表了顧客的需求,以及他們對於你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期許。VOC的重要性在於可協助企業做出以下的決策:
●決定應該提供什麼產品和服務
●找出產品或服務的關鍵特質或規格
●決定應該先在哪裡投入資源進行改善
●找出顧客滿意的關鍵因子
●找出衡量顧客滿意的基準點與構面
企業可以透過各種方法蒐集VOC,其中可概分為以下兩類:
被動反應型(Reactive systems)
例如:顧客抱怨、申訴或服務熱線、技術支援來電、索賠、業務報表、退貨相關資訊、保固索賠、網頁活動等。
主動積極型(Proactive systems)
例如:訪談、焦點座談、問卷、意見卡、數據收集-業務拜訪或電訪、直接觀察顧客、市調、市場觀察、參考業界指標、品質評分卡等。
狩野模型(Kano Model)
顧客的心聲千變萬化,林林總總,但企業受限於有限的資源,如何在顧客心聲中作出選擇,明白哪些是我們的顧客,以創造最大化的顧客滿意,是企業重要的課題。
利用Kano model可將顧客的心聲作出分類,幫助企業辨識及判斷。日本著名的全面品質管理專家狩野博士將客戶的需求分為三類:
「Must Be」:這類的需求,一般而言會被顧客當作是理所當然的,也容易成為業界的標準。顧客可能不太會主動提出,但如果少了它們,顧客不但會發現還會很生氣。
「More Is Better」:這類的需求屬於多多益善型的需求,顧客通常很快就能提出來。企業如果在這類要求上表現得越好,顧客的滿意度越高。但是,滿足這類需求卻會增加企業的成本,且容易被競爭對手抄襲,所以無法享有太久的競爭優勢。
「Delighters」:這類需求通常是意想不到的,所以就連顧客自己也說不出來。Delighters常常是經由創新而產生的成果,故能超越顧客期望,並帶給他們極高的滿意度。但要滿足這類的需求往往必需投入大量的成本,在符合成本效益的情形下,競爭優勢可以維持得比較長久。
品質關鍵要求(CTQ, Critical To Quality)或行動基準
客戶的心聲畢竟是從自身角度出發,其描述通常較為含糊,常無法直接應用作為作業的標準,所以,企業有必要將模糊的顧客心聲轉化成內部的可衡量的產出標準。
這些可衡量的標準就稱為「品質的關鍵要求CTQs」(Critical To Quality characteristics)。每個CTQ都包含了兩個元素:一個是可衡量的定義(Measure Definition):另一個是行動標準(Action Standard)。
舉例來說:「我希望Pizza快速送達」,什麼叫「快速送達」?這是一個模糊的陳述,內部的管理,就必須將之解譯為可以衡量的定義與標準:
可衡量的定義:「從接完訂購電話到將Pizza送達顧客指定地點」
行動標準:「<=30分鐘」
將相對含糊的VOC轉譯成精確且可衡量的CTQ,可將公司的活動、標準,與客戶需求作緊密的結合,創造高度的顧客滿意,贏得顧客信任,提升公司獲利績效。
以上各種觀念,希望可以有效運用在工作中,宏碁基金會標竿學院最新代理引進這個工具,已經許多知名企業的見證,效益頗高。
(作者是群特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2006/02/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