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5日 星期日

戰略三的逆向思考

■ 吳仁麟
這是一堂關於兩岸經貿合作的課程,老師談到了「戰略三」這個名詞。
戰略三?問隔壁那個看來很會K書的同學,他說,戰略一和戰略二就是過去台灣在大陸玩的遊戲,過去我們使用大陸的物料來生產,現在談的是戰略三,要善用大陸的人才來打全球市場。
善用大陸人才打市場
老師說我們不要怕把寶貴的資源丟到大陸去,擔心把大陸人養胖了,反過來吃掉我們,而是想辦法用最快的速度站穩腳步,吸收大陸最好的人才為我們所用,這樣競爭力才會不斷提升。
聽老師這樣說,我模糊的以為他是在談大陸熱,連賣燒餅油條、波霸奶茶、臭豆腐的小生意人都去了,其他行業好像沒什麼理由不去。
「錯!」老師一臉正色的訓斥大家,「來讀EMBA,要學點創新的想法回家,大家空著肚子沒吃晚餐來學校上課,沒辦法和家人一起看電視,但可不能沒知識。」所謂戰略三不是到大陸打工賺小錢當苦力,而是要想辦法結合大陸更高階的資源,作更大的發展。
這聽來有點玄,但仔細想想也真有道理。台灣目前在大陸的優勢,看來短時間內會被大陸吸光。以專業知識為例,在大陸企業(含台商公司)混的高階主管心裡都很清楚,撐不過三五年的,遲早都會在被吸乾之後,當成事業廢棄物處理掉。大陸經理人學得很快,三年不行,五年、十年總會迎頭趕上,經營幹部本土化是遲早的事。
知識輸出與策略管理
所以戰略三談的是知識輸出、策略管理、資本拉動。老實說,大陸目前對台灣資金還有一些飢渴,尤其是比較落後的西部地區。在技術方面,大陸各行各業都還有一大段落差,尤以服務業最為嚴重。所以,對大陸來說,台灣經驗是有價值的。
不過,台灣用二、三十年打造的高附加價值知識產業若要移植到大陸去,當然會有所不捨、擔心是正常的。
台商不去,大陸無法發展嗎?
所以戰略三談的是一種逆向思考,這些逆向思考其實有相當正面意義。
假設一、台商不去大陸,大陸就無法發展高附加價值產業嗎?大陸留學海外的人才比台灣少嗎?大陸找不到資金和各種資源嗎?有了資金和資源還有好的發展機會,海外人才會不想回大陸嗎?所以,我們先大膽假設,大陸各項產業的興起只是遲早的事。
假設二、台商現在不去大陸,大陸產業會發展出自己的遊戲規則,和累積與全球談判的籌碼,而且優秀的人才會形成磁場效應,形成產業的基本體質,主導市場的各種標準,等到這些標準形成了,台商再西進,還有什麼機會?
假設三、在台灣固守本業,和大陸分庭抗禮,以現在的態勢發展下去,台灣對於資金、人才、技術的吸納能力能和大陸匹敵嗎?還是要借用大陸的帽子,吸收全球的資源
事情看來一點也不複雜,利用大陸的資源讓自己的產業和品牌升級,才是台商的生存之道, 我們有什麼理由錯過這樣的時代大浪潮?
(作者是政大科管所EMBA,可樂報創意、品牌行銷總監,vin.wu@udngroup.com)
【2006/02/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