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6日 星期一

趨勢解讀》台灣企業,如何走出新路?

■ 李娟萍、蔡翼擎
在全球化及區域化、綠色貿易壁壘、新興市場崛起等趨勢衝擊下,台灣企業正面臨對外拓展全球市場、對內提升組織和經營體質,以及深化產業基礎三大挑戰,但是政府今年初宣布的「積極管理」政策,讓企業全球布局的風險和危機管理的壓力再度升高。
多重擠壓下的台灣企業,如何走出一條新路?
綜合產官學界的意見,能否創新共通技術、創造成功的台灣品牌、塑造具前瞻性及使命感強的企業領導人、培育創業性格及教練型經理人才等,全力擺脫「阿信經濟體」的角色,落實企業倫理善盡社會責任,將是未來五年台灣產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
強化多元管理能力
管理大師大前研一說:「在全球化下,世界經濟是一種無疆界的經濟,區域經濟已取代國家成為經濟活動的主體。」
不過,「國際化並不等於大中華區域化!」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EMBA執行長李吉仁認為,台灣企業過去的國際化歷程其實是比較區域化的,近年更集中於以中國大陸為中心的大中華區域,我們必須警覺這樣的歷程對企業的發展會產生限制。
不論創新或建立品牌,都不能僅以中國大陸為目標市場,而應放眼國際;他指出,以「質」或「值」的挑戰而言,現階段中國大陸市場都是一個「量」大而「質、值」皆低的羽量級市場,領先國家市場,才是我們應該瞄準的重量級市場,追求「一步到位」的國際化,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化競賽中領先。
台大國企所教授湯明哲則指出,攸關國際化經營成敗的一大關鍵,是企業管理多元化的能力(managing diversity),而這正是華人企業的弱點。「事實上,我們的民族性是很看不起比你弱的人的」,湯明哲認為,放眼望去,目前巨型的跨國公司大都是歐美企業,他們的國際企業經營得比我們好,原因之一是歐美的民族性比較包容異己。
放大國際化格局
他以美國大學為例,美國學生可以容忍英語咬字不清、發音不準的菲律賓教授,不但容忍別人的文化,也容忍別人的弱點,「國際化是很大的挑戰,不會用外國人就拜拜啦!」
既然要放大國際化的格局,企業便要設法善用全球資源,例如在美國從事研發、在大陸製造、在歐洲銷售等,提高經營效率,降低成本;在此同時,更要了解區域經濟體的遊戲規則,突破北美、歐盟或東協等以技術、關稅限制,或以環境生態為由,對外築起的貿易壁壘。
以歐盟新近發布的有害物質限用指令(RoHS)、廢棄電子電器設備回收指令(WEEE)為例,對台灣輸歐電子產品影響甚鉅,一年金額高達新台幣1,600億元,如果不妥善因應,相關產業勢將喪失可觀商機。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陳昭義表示,為此,國內高科技大廠,如華碩、宏碁、明碁等,莫不積極建立綠色供應、設計等價值鏈,嚴格要求供應商供應符合歐盟指令的產品,甚至連包裝都要全面翻新,以達到易於回收的要求。
除了對外拓展全球市場,須密切注意貿易環境、相關法令變動,對內產業體質提升方面,台灣產業必須面對價值創造等結構性的問題,如基礎技術的創新、品牌塑造等,這些也是台灣企業能否大步發展的關鍵。
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主任詹文男分析,由於台灣企業較少參與標準制訂,技術創新也多著重於製程的強化,缺乏主體性研發,因此,產品差異化程度甚低,只能在價格上較勁,殺價流血競爭往往讓台灣廠商難以獲利。
然而,日本、歐洲,甚至於前蘇聯等工業技術基礎紮實的國家,大多有專業的研究機構、大學或企業,長期進行共通性基礎技術的研究發展,以維持工業競爭優勢,反觀我國,雖然生產工業產品,許多頂級高階產品卻無法自製,需仰賴進口,成為產業升級的瓶頸。
蓄積台灣品牌能量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黃重球說,所謂共通性基礎技術,並非創新工業技術,也不是科學學術研究,而是既有工業共通性基礎技術,如何進一步高精密化、高穩定度化、高可靠度化,發展難度相當高。
為了輔導產、學、研各界,投入共通性基礎技術的研發,經濟部今年度起,逐年編列3到10億元預算,執行「深耕計畫」,以全面提升我國工業水準。
另外,針對台灣一向欠缺的自有品牌,經濟部也由次長陳瑞隆領軍,組成任務小組,投入20億元成立品牌創投基金,提供1,000億元融資貸款,斥資1.3億元進行全球宣傳,期望企業併購國外品牌及通路,加速蓄積台灣品牌的能量。
許多管理學者也認為,當前台灣企業最急迫的管理議題之一,就是建立自有品牌。
政大科管所教授李仁芳指出,台灣已不再適合吃苦耐勞的「阿信經濟體」角色,結合技術、美學加上品牌,或許是台灣可以走的一條路。
品牌也是企業營運活動的整體展現,在知識經濟時代,有形的廠房、土地和設備,不見得比無形的創新、研發和服務更有價值。
國內已有許多廠商投入品牌塑造行列,未來如何在提升品質與創新,加強市場消費形態的研究等方面,繼續投入心力,應是台灣產業的一大課題。
不過李仁芳也指出,品牌的創造,不只是砸大錢即可,最大的關鍵還是品牌核心價值的展現,技術的創新升級及美感經驗的融入,在在都考驗企業既有人才結構和素質,因應這樣的需求,企業對人才的教育訓練和求才的方向都會隨之轉變,這從美學和文化創意課程、活動逐漸進入台灣企業,可見一斑。
展現品牌核心價值
政大商學院院長周行一指出,「我們必須虛心學習別人如何經營國際市場、如何把自己的品牌帶到國際舞台?」
台灣資訊科技是強項,可惜的是,周行一說,運用科技提升管理效率、開發新產品,卻遠不如外國企業。「比如外國的電影工業,就能把科技用到十分精緻的地步,金融業也將資訊科技大量運用到風險管理,大大提升風險管控能力。」
以金融業來說,周行一指出,誰能有效管理風險,誰就能賺錢;誰能成功的承擔風險,誰就能成功的建立品牌形象,「我們的企業應學習把科技帶入,靠現代科技在企業建立創新流程、內部管控能力,這樣才能建立國際品牌。」
湯明哲建議:「台灣企業打品牌,不妨以新產品,從利基市場做起!」他舉例,以前迷信代工模式,但現在就有很多國內廠商嘗試打液晶電視品牌。
湯明哲估計,營收規模至少要有100億元,才有能力建立品牌,現在台灣營收規模百億元以上的企業比比皆是,「我們已有能力建立品牌,不能再像以前錯失良機。」
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是另一個重要的管理趨勢。
李吉仁認為,現階段台灣企業成長的瓶頸在於自建品牌與創新,這兩者之所以難以突破,根本原因在於企業的「mindset」,而非能力;因為創新與品牌背後的力量,是企業的「理念」以及能讓企業理念真正實現的顧客「信任」,這有賴企業倫理的落實,並勇於承擔社會責任。
承擔社會責任能厚積企業核心價值、帶給企業源源不絕的長期利益,李吉仁說:「我國企業往往過於重視經營利潤,忽略了企業核心價值才是『看不見的引擎』,經營利潤只是企業核心價值的自然展現。」
周行一也認為,「社會責任是公司治理的真諦」,成功的企業一定是對環境敏感的企業,會考量不同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s)的需要,並因此建立利益關係人的信心,「未來的決勝點,就在於誰能贏得環境的支持!」
【2006/02/0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