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遠耀 K公司是一家成立超過30年的大型的企業,為了追求以事實為根據(fact based)及不斷改善(continuous improvement)的流程管理,三年前全面導入六標準差的管理,並在各地分公司積極推動。 當然,要導入六標準差的作業,最直接的作法是必須導循六標準差的制度著手。所以,該公司選派合適人員參加六標準差綠帶、黑帶的訓練,配合訓練,所有綠帶與黑帶人員都須準備六標準差改善專案,並在公司內積極推動與落實。 一年以後,K公司發現,雖然這些受訓者素質整齊、程度佳,但是他們推動的專案往往無疾而終。經過標竿學院協助分析發現下列情況: 少數人參與 資訊不對稱 K公司在推動六標準差改善專案時,僅由少數人參與。可是大部份組織成員不像專案小組成員那般瞭解專案推動的意義,當然更不瞭解如何配合。 多數人不解 心理上抗拒 由於不瞭解六標準差的實際精神與對公司的意義,這些配合的工作對他們來說成了額外負擔。對於必須改變原有作業流程與習慣的「改善專案」,心理上自然也會抗拒。 於是我們建議K公司開辦課程,讓組織內的全體員工能瞭解六標準差,全體動員,以徹底將六標準差的精神融入公司,為專案推動建立良好基礎。 首必須解決二個直接的問題,第一,將所有人都送去參加綠帶或是黑帶的課程有些不實際,況且這些課程費用相當昂貴,預算也有限制。 第二,六標準差的課程中,有許多專門技能的部份,例如運用大量的統計,這些內容並不是所有人在日常工作中都會運用與接觸到的,他們要的是正確的觀念、適切的工具。只要所有人都能具備這些,那麼等於是在組織內創造了適合六標準差發展的氣候與土壤,六標準差自然就能在組織內生根發芽與茁壯。 於是我們為K公司設計一套課程,來強化K公司一般員工對六標準差精神、架構與工具的認識,取名為CPI (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 「持續改善」。 課程主要是以六標準差作為主要的架構,並透過圖像化的系統溝通工具作為平台,排除大部份艱澀的統計方法,將六標準差的精神與工具導入,特點是讓參與受訓的人員能以隨著課程的單元,一步一步透過小組討論,以自己的邏輯推演得到自己的結論,並配合個人承諾的行動計畫進行小規模的改善,在組織內到處點起六標準差的火苗。 推動上軌道 改變看得見 1.六標準差的術語,成了員工日常溝通的共同語言。六標準差並開始成為K公司文化的一環。 2.專案小組推動阻力減少。 3.各項六標準差改善專案開始導入公司,改善了原有作業流程,提升流程效率與效能。雖然,仍然會有不同的意見,但以六標準差中「顧客為焦點的思維」,開始指引整個團隊。 經過了一年,K公司的改變更為具體: 1.做年度規畫時,已經不再只是著重於內部的現狀改進。他們從顧客的角度出發,由客戶的心聲蒐集、分類、選擇,進而以此作為公司策略的重要基礎。 2.營運表現更為出色,除了營業額的成長外,昔日令K公司頭疼的退貨率、新品開發決策爭議等問題,也逐漸獲得改善。 【2006/02/05 經濟日報】 |
2006年2月5日 星期日
六標準差 改善專案動起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