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雜誌
產業陸續外移,就業競爭加劇,上面的位子又都被四、五年級卡住,台灣的年輕人感嘆:再怎麼努力也沒用!連科技業大老林百里都唱衰,說30歲左右的世代面臨的是「台灣60年來最嚴峻的挑戰!」到底30世代未來的路該怎麼走?答案是──走出去、國際化。
外商是最好的試金石
先看幾項事實。
全球訂單熱滾滾的法藍瓷,外派歐美的當家主管全是30多歲的年輕人,管理包括老美老墨在內的跨國團隊;聯合利華日本分公司,負責Mod's Hair的市場經理一職,由65年次的台灣女生陳奕穎出任。
一向充滿白人優越意識,外人難以打進、縱橫美國東西兩岸的Bank of American,外派香港負責財務工程的副總裁陳世航,竟然是61年次台灣土生土長的留美碩士。「挾著語文的優勢,只要自己夠努力,以後這樣的機會只會愈來愈多。」法藍瓷總裁陳立恆觀察。
但是阻礙也不少。近年來國內報導國際新聞的比重不到一成,每年的觀光人口持續上升,出國留學的人數卻逐年下降。從大學就積極參與社團培養國際觀的嬌生公司(J&J)楊森大藥廠總經理張振武感嘆,我們的年輕人被鼓勵吃喝玩樂國際化,職場競爭力卻沒有提升,怎麼辦?他奉勸30多歲的年輕人,「不要只想著賺錢與配股,多進外商磨練磨練吧!」
進入外商不是培養世界觀的唯一管道,尤其這幾年本土企業,面臨了必須比外商更全面與國際接軌的浪潮。但不可否認的,身處外商公司,不論開會、出差,都充滿來自第一線的震撼教育。
與各國菁英為伍
全球最大的家用品商之一寶僑(P&G)在台北的分公司,就有十幾位分別來自香港、日本、菲律賓、德國、墨西哥籍的員工,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與國外進行電話會議,全球80幾家分公司的員工同時在線上,各國濃重的口音,彼此搶話發言,「一開始很容易手足無措,是很大的文化衝擊!」寶僑對外事務部協理胡馨如回憶自己剛加入公司時的文化暈眩。
「墨西哥人有創意、日本人重品質、新加坡人英文表達能力一流、印度人得天獨厚的是廣大的內需市場,因此這兩年說話格外有份量。」聯合利華市場經理陳奕穎說。全球化打破了人才流動與競爭的疆界,未來30世代將在台灣及台灣以外的地區,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短兵相接。
經常往返亞洲開會的DHL人力資源處總監蔡明慧觀察,面對國際開會的場合,相對於東南亞人的爭取發言,台灣人明顯地被動安靜,「其實台灣人經常默默做事,英文也不差,最弱的地方,是缺乏在外人面前把自己秀出來的膽識。」
爭取國際能見度
台灣人進入外商,最直接的挑戰,仍是來自與外國總部的斡旋。台灣內需市場占外商全球營運比例不到1%,相較他國的優秀人才,要爭取總部的關注與資源,需要更高段的國際拔河過招。
在惠普(HP)個人系統事業群擔任市場經理的張淑雯,回憶兩年前向國外老闆提出某項科技產品不適合亞洲市場時,美國籍的老闆就曾直言:「I don't care about what you want, I only care about Europe.(我不在乎台灣,我只看歐洲。)」
面對外國大廠挾市場規模而產生的優越與傲慢,張淑雯當時運用了一套「國際外交」策略。
她利用每半年出國參加亞太區產品經理(PM)大會,與其他亞洲區有相同處境的PM結盟,爭取支持她的意見過關。因為擔心會議上無法用英文貼切地表達意見,張淑雯還事先與來自香港、新加坡等地講華語的PM用中文溝通,彼此取得共識聲援。
亞太市場總計超過惠普全球6%占有率,終於引起總部的關切。後來惠普在台北成立針對亞洲市場的研發中心,張淑雯是一大功臣。
面對未來將在亞太區卡位的各國優秀人才,彼此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張淑雯說:「國際觀不只是語文,尤其身處台灣的外商企業,要提高台灣能見度,所謂的國際觀更是一種談判與交換資源的藝術。」
只有市場績效成長,持續把台灣市場規模做大,才能爭取個人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國際間的交流真的太重要了。」張淑雯強調。
印度人才是大敵
外商把基地繼續設在台灣,無疑是看準大陸市場的潛力。挾著同文同種的優勢,若有機會外派大陸,負責的區塊市場規模擴大,個人職場能見度自然提升,有利於30世代擴張全球布局的版圖。
優秀的印度青年則是新興的敵人。這兩年隨著印度內需市場的茁壯與科技人才的輸出,許多跨國企業都紛紛改換印度籍的主管掌理亞太區事務。外商科技軟硬體服務業的員工,更格外感受到台灣的邊緣化。連去華人本位的新加坡總部出差,都發現當地的主管,已經有一半以上是印度籍,許多外商同事開玩笑,公司可用愈來愈「黑」來形容。
(本文轉載自10月1日出刊《30雜誌14期》)
【2005/09/2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