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定澎
每隔一陣子,管理實務界總是會有人炒作一個話題,最近的熱門話題叫做「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源自金偉燦與莫伯尼所著的一本書。當然,書中講的中規中矩,強調企業要追求創新以甩脫競爭者的糾纏。
我想任何管理者都知道這個道理,他們要瞭解的重點是「藍海有兩種:一種有魚,一種沒魚」,更可怕的是由於遊戲規則不明,有時候搞不好會遇到大鯊魚。最近,Kuro的音樂下載平台被判有罪,也許就是個例子;網景(Netscape)的領航者瀏覽器很快被微軟的探險家吃掉,也是一例。企業光想脫離競爭激烈的紅海,卻進到抓不到魚,或躲著鯊魚的藍海,恐怕是凶多吉少。
其實藍海策略所強調可歸結於一句話:「設法退出成熟的紅海市場,轉進新興的潛力市場」。但是,這樣的策略適用所有企業嗎?當然未必!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鴻海(恰好和「紅海」同音)。電腦市場早已成熟,有如紅海,毛利率不斷下降,但是透過資源的有效整合,仍可為鴻海集團創造龐大獲利。紅海之成為紅海,也是因為有許多的海藻和其他食物。
只要在紅海中居於上風,為何要放棄唾手可得的美味呢?
尤其在全球運籌時代,能夠充分掌握資源優勢和管理知識的廠商,會是永遠的贏家,不管市場是處於誘人的成長期,或是競爭激烈的成熟期。所以由這個角度來看,藍海策略好像變成給競爭力衰退廠商的一個轉進策略。
但如何判斷企業該進入新的潛力市場,還是留下來深耕既有的市場?這取決於幾個條件。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企業資源。有個很基本的策略觀念,叫做「資源基礎的觀點」。
簡單的說,企業的競爭力強弱,取決於該企業所能掌握的資源和由資源轉化出來的能力。不論在紅海或藍海,資源不足的企業即使僥倖成功,充其量只能短期當別人的試金石,不會成為最終的贏家。企業的資源包括很廣,除了傳統有形的財務、機器、設備之外,無形的知識資源也很重要。這些資源的運用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
因此,企業策略最重要的工作便是瞭解資源所在,並找到最能夠讓資源轉化為能力的市場。當然,資源的強弱是相對的。部分企業的失敗,往往不是對資源掌握的不瞭解,而是未注意資源相對優劣勢的變化趨勢,原來的優勢可能在環境變遷之下悄悄流失,而不自知。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企業文化,並不是每個企業都適合進入沒有遊戲規則的藍海市場。
有些企業的經營以成本管理為核心,一旦放棄本身熟習的文化,貿然進入創新為主的市場,很可能鎩羽而歸。
對此,企業經營者不可不注意。過去,不少高階主管把EMBA課堂學到的許多招數馬上套用到自己的企業上,結果產生許多意外的經營危機,多少和文化的衝突造成策略的失焦,有很大的關連。
(作者是中山大學國家講座教授,email:tpliang@mail.nsysu.edu.tw)
【2005/09/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