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7日 星期二

創新之路》深掘創意的內在能量

■ 蔡翼擎
在奧地利林茲舉行的全球媒體藝術盛會中,工研院創意中心主任薛文珍,向全球科技藝術領域學者專家分析,工研院開創新的研發文化與創意平台,企圖為台灣高科技產業注入創意活力,開創下一波經濟成長動力。
台灣高科技產業創意開發經驗,令世界媒體藝術界驚艷!
9月初,在奧地利林茲的一場全球媒體藝術盛會中,來自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意中心主任的薛文珍,以「深掘內在能量」為題,向近300位全球科技藝術領域的學者專家分析,工研院如何開創新的研發文化與創意平台,企圖為台灣高科技產業注入創意活力,開創下一波經濟成長動力。
啟動台灣創意新機制
演講中,薛文珍細數產銷量高居全球第一、第二的的MIT(台灣製造)高科技產品,說明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價值鏈舉足輕重;但她話鋒一轉不諱言指出,由於數十年來台灣產業擅長、習慣於代工、製造,隨著全球產業環境動態演化,逐漸面臨兩大壓力:
一是在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進而迫使全球產業價值鏈重新架構之際,立即面臨嚴苛考驗;二是因為長期代工製造,一直處於微笑曲線的中央低漥地帶,沒有直接接觸市場、不了解終端使用者,以致創新產品或力圖轉型走出代工模式時,形成重大缺口。
過去30餘年來,工研院是台灣工業發展的重要推力,對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崛起貢獻很大,面對台灣產業現今所面臨的考驗,也將繼續扮演領導、促動的角色。工研院從價值鏈的「概念形成」切入,為台灣產業注入創新活力,去年3月因而成立「創意中心」,企圖開創新的研發文化與創意平台,啟動台灣的創意創新機制。
燃起創新的熊熊烈火
薛文珍剖析工研院創意中心的價值觀是以人為本、多元激盪及力求實踐。一方面向主流的價值觀挑戰,鼓勵工作人員勇於追求自我實現、勇於與眾不同;另一方面組成跨領域團隊,包括文史、藝術、心理、社經、科學等具有溝通及介面能力的多元背景人才,一改工研院傳統理工掛帥的成員結構。
以這樣的新組織為橋樑,讓工研院能和「科技的極端使用者──藝術家」合作,結合藝術家無疆界的想像力,帶動科技應用及新產品的創意、創新。
她表示,這樣的「混種」在台灣科技界是空前的, 有極高度的困難需要挑戰,也有許多不確定的文化及制度待建立,失敗機率很高,非常適合由女性擔綱。她說甲骨文的「光」字,是由女人高舉手炬的意象所形成,表示由女性負責引領新的方向、新的可能,是明智的,工研院創意中心一開始運作,便由四位女性共同燃起熊熊烈火。
引進國外創意思維
工研院創意中心也積極引進國外的創意力量。去年4月初,與美國MIT媒體實驗室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成立「新世代創意聯盟」工作小組,由薛文珍及MIT媒體實驗室執行長沃爾德班德共同主持。「新世代創意聯盟」為下一波台灣產業革命設定「獨特」與「原創」二大特質。
薛文珍指出,獨特、原創的概念往往能引領出一個新世代,唯有將這兩項特質發揮到極致的新世代企業體,才足以洞察需求、突破限制,創造不可取代的「差異化」價值;然而,創意探索卻是高投資、高風險的歷程。
「新世代創意聯盟」的構想即源於此項觀察,透過聯合投資,集結多元領域人才、吸納頂尖國際資源,同時降低投資成本與投資風險,並創造豐沛的創意和商機。換言之,「新世代創意聯盟」扮演的是台灣產業界的探險旅伴,沿途協助台灣產業界轉化出新世代企業體。
工研院創意中心成立一年餘,一直朝設定的方向努力,包括建立跨產業的創意運作及加值機制,以及建置需求洞察know-how與資料庫,以提供需求趨勢情報。另方面,引進國內創意人才及能量,帶動創意激發及加值的文化,培育工研院及產業界的「創意思路引導師」,建立跨領域創意示範計畫的運作及合作機制。協助工研院團隊塑造創意環境及建立方法論,協助政府建構需求、社會、市場導向的科技創新體系,也是努力目標。
給創意最大揮灑空間
這些努力,環繞的核心理念就是有系統的為台灣的創意人才植入最大的彈性與空間;這個理念也獲得國內外的廣大共鳴,許多國內外重要機構,如MIT Media Lab、IDEO、Institute for the Future、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科技藝術創意人,以及人因工程、設計、心理、創新管理等學界及業界等都成為工研院創意中心的合作夥伴。
薛文珍強調,中國人十分有智慧,向來正面看待危機,認為「危機即是轉機」,面對這個世代的重重矛盾 (Paradox),台灣科技界選擇以「機會」的角度看待危機,透過多元背景的「混種」、努力「深掘內在能量」,開創新世代的新機會。
【2005/09/2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