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期號】No.149
【刊名】員工才是好股東(Equity: Why Employee Ownership Is Good for Business)
【出刊日期】2005-10-13
【類別】經營管理
【原著作者】科瑞‧羅森,約翰‧凱斯 & 馬丁‧史陶巴斯(Corey Rosen, John Case & Martin Staubus)

*經營管理、經營管理,總是把員工當成一項資產在管理,若換個方向思考——共同經營,這世界是不是就少了一批管不動的員工,因為員工全成了合夥人,自然主動要求業績、控制成本,把福利變競爭力,天下就有這麼便宜的事!
*近幾年來,台灣為了員工配股問題鬧得沸沸揚揚,有人擔心財報未忠實反映成本,有人為外部小股東抱屈,作者要告訴你怎麼營造單純、有利的員工持股企業模式。
配股給員工,不只是福利,更是競爭力!

儘管目前已經有數千家公司由員工全面或部分持股,但還是有許多公司不了解員工持股可以帶來的競爭優勢,包括更快速的成長、更高的獲利,以及在經濟不景氣時能有更強的復原能力。
現在已經有強而有力的事實可以證明,讓員工持有相當比例的公司股權,可以使員工成為促進公司成功的真正合夥人。
但是,建立成功的員工持股公司,不是只要讓員工認購公司股票,就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要讓員工持股這個概念真正發揮效益,員工就必須把自己當作是公司的所有人,並且創造出符合這個觀點的不同工作環境。這表示組織的文化也必須變革與進化。此外,如果希望員工持股能發揮實際的影響,員工還必須學習怎麼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來經營企業。

◎員工持股營運模式的3項要素
1.規模:員工持股的數量必須足以影響員工的財務狀況要讓員工持股的觀念發揮效果,使員工願意從企業主的角度來投入工作,股票的收益就必須多到足以和員工每年的收入相提並論。
每個員工能夠擁有多少比例的公司股票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員工感覺自己擁有重要的資產。除非讓員工覺得自己擁有的股權攸關自身的財務保障,否則員工不會真正從老闆的角度思考。可是只要跨過了這個門檻,員工就會開始認真看待自己持有的公司股權。他們做起事來就會開始像自己在經營公司一樣,會去找有創意的方法來提高公司價值,並且創造財富。
2.文化:組織必須建立幫助員工從企業主角度思考與行動的文化要讓員工持股計畫發揮成效,你還必須創造不同的工作環境。你必須讓員工知道,這家公司和一般的公司不一樣,創造出「我也是公司老闆」這樣的企業文化。你必須創造出能真正實現員工持股概念的企業文化。
那麼企業到底是怎麼創造出有利於員工持股模式的文化的?最主要的方法是,企業會提供大量的資訊,告訴員工企業營運的現況,甚至連經理人用來作決策的細部資訊也包括在內。其次,企業會教導員工和財務相關的基本知識,讓員工了解財務數字代表的意義,以及這些數字如何反映公司營運模式的基本原則。這些企業也會發展出一些技巧,在下決策之前先詢問員工的意見,以及按照員工部分提出的問題修改計畫或流程。有愈來愈多的企業會直接授權員工自行作更多決策。藉著充分授權員工執行自己的工作,以及允許員工可以不必經過主管核准就在第一時間作決策,企業會發現,正確的企業文化已經自然而然地建立了。
3.認知:大家必須對作業規範有共同的認知要讓企業長期成功並且保持領先,員工就必須先了解驅使企業前進的基本作業規範。員工不僅得完全遵從作業規範的指示,還必須像個企業的合夥人一樣獨立思考與行動。幾乎毫無例外地,要讓企業達到這種境界,員工不僅得完全遵從指示,還必須像個企業的合夥人能獨立思考與行動。該怎麼做才能賺錢通常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秘密,關鍵反而是在怎麼讓員工即使在職務說明中沒有明確要求的情況下,還願意盡最大的努力讓企業成功。這樣的效果就是員工心態和業主心態的差別。

配股真能讓員工變股東?
友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內事業處市場行銷經理 黃靖淳
如果是一家上市公司,其實透過股票市場公開買賣,任何人都可以藉著持有股票而成為該公司的股東。
而一個股東對於公司的積極作為,原本應該是長期而積極的關心,並於股東會上積極建言,但事實上更多股票的持有者,關心的只是每日股票市場上的波動價格。
因此這衍生出一個問題,不論是「員工持股」或是「員工配股」或其他形式的配股方式,重要的不只是「給」,「教育」員工可能是更重要的一個問題。股票和現金的不同在於,現金代表的是現在的價值,不具增值性;而股票像是投資,如果公司有更好的發展,股票的價值就會提升。在資方「給」的同時,更應該教育員工,分紅配股除了收入增加外的積極意義,但如果不透過教育,將仍舊起不了讓員工積極參與公司事務的意願,他們只是被「綁住」,而不是願意全心為公司盡心盡力。
員工持股是一個激勵員工的方式,卻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方式。透過充分的教育訓練、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及提供未來的發展空間、或是領導者的個人魅力等,都會是員工在決定是否留在企業繼續服務時會思考的問題。

「我們把員工持股稱為『權益模式』,來自『equity』這個字的兩種含義:其一,員工是公司的股東,也就是『股權』所有人;其二,員工是在『公平的』環境裡工作,不論員工擔任什麼職務,對公司績效的貢獻都會受到重視,而且人人都能分享到報酬。」
羅森,凱斯 & 史陶巴斯
員工持股制度在企業界仍然是少數的現象——即使每個產業幾乎都已經普遍接受了員工持股制度,但許多企業人士仍然把這個制度看作是怪事一件。然而無庸置疑地,實際上有很高比例的成功企業把員工持股模式當作整體事業的基礎。這個事實足以讓我們好好思考,並且更深入地分析員工持股的概念。從許多方面來看,讓員工持有企業的股份,可以是幫助企業提振營運績效的添加劑。在許多國家也可以發現類似的情形。英國、西班牙及義大利早就存在擁有公司股權的「員工合作社」,而澳洲、埃及、牙買加、肯亞和南非等國家也已經在試辦員工持股制度。員工持股公司的營運比較穩定,也比較不會在經營狀況不佳的時候裁員。員工持股可以促成較快速的就業成長,以及公司更高的存活率。有些人認為,員工持股模式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企業可以獲得稅賦減免,和比較有利的會計條件。其實不然,儘管會計規則和相關法令不斷修改,實施員工持股計畫的公司仍然持續增加。

背景說明 員工持股可以作為「績效添加劑」
要素#1規模——員工持股的數量必須足以影響員工的財務狀況
要素#2文化——組織必須建立幫助員工從企業主角度思考與行動的文化
要素#3認知——大家必須對作業規範有共同的認知
應用 如何讓企業轉變成員工持股模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