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0日 星期日

台灣海鱺 起死回生

■ 李俊昌
養魚就是養魚的,有什麼特別的嗎?
彼得.杜拉克在「下一個社會」書中指出,往後50年人類會逐漸放棄撈捕魚類,改為海洋畜牧。這樣看來,養魚還是有點學問。
每年7月到11月,在日本料理店可以嚐到海鱺生魚片。為什麼是7月到11月 這可涉及到企業策略、企業環境及產品行銷因素。
養殖技術 無法突破
海鱺的肉質,在口感、味覺、嚼勁上都不亞於其他魚,單位重量中所含的蛋白質與高度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和黑鮪魚腹肉媲美,也是台灣養殖魚種中最優質的魚肉。
台灣是全世界的海鱺之鄉,十多年來,澎湖及屏東的箱網養殖業者前仆後繼的投入這個魚種。但是到處發生的病害及澎湖特有的寒害,讓這個魚種遲遲沒有機會進一步擴大規模、推向國際市場。雖說屏東沿海水域少了寒害的困擾,但是每年夏天的落山風使得出海作業難度偏高;且屏東恒春及小琉球海域海流較強,箱網設置難度頗高,產量一直未逐年增加。
所以十多年來,海鱺養殖的發展情形,和多年來台灣的蝦、鰻魚及其他養殖魚類一樣。第一、二年收成都不錯,第三、四年出現魚病,就開始用抗生素,第五年魚病產生抗藥性,抗生素也無法處理,之後養殖業者不是收手就是休息。如此循環,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
台灣的養殖技術及經驗,不比挪威差,但在技術及經驗的累積上,卻明顯落後許多。台灣曾是養蝦王國,但是曇花一現,風光不再。現在台灣的養殖蝦只能銷售國內市場,有時候每斤蝦的價格是新台幣6元,而在美國市場,每磅的價格是6美元,有如天壤之別, 問題出在那裡
天天和抗生素打交道
台灣也曾經是養鰻王國,出現過幾位養鰻大王,最遠銷到日本,現在受制於抗生素殘餘的問題,鰻魚價格時上時下。這兩年受到大陸市場大量需求的影響,石斑魚的價格節節上升,但外銷通路也僅限於無需藥檢的大陸及香港市場。再看看台灣鯛,也就是吳郭魚,農委會欽定這條魚為台灣農業主要推廣的四大產品之後,就因為藥物殘留的問題,兩年不能銷往歐洲,直到最近才解禁。
挪威1986年開始全力發展鮭魚養殖,現在已是全球唯一世界級的魚種。每年產量高達100萬噸,相對的,台灣的海鱺產量最高時約50萬尾,相當於4,000噸左右。挪威鮭魚養殖的相關產業,如箱網、魚苗、設備及服務的市場價值,更是倍數計算。挪威靠一條魚打天下,台灣有數十種魚卻落得天天和抗生素打交道。
沿著屏東林邊、佳冬往枋寮的鐵路,左邊是黑珍珠蓮霧產地,右邊直到海邊,則是重要的漁業養殖區。極目千頃都是台灣重要的魚苗孵化區,其中有幾個村落,房舍有地層下陷的痕跡。每年颱風來臨時,電視氣象報告說,沿海低窪地區要嚴防海水倒灌的地區,就是指這個地方。
即使有抗生素、棄養及海水倒灌這麼多負面的因素,黃謙銘還是在2004年4月底,在這個地方展開他的海鱺養殖之旅。借由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及屏東當地漁民的協助,證實了大量應用海鱺疫苗的急迫性,也開發了陸上及海面養殖的相關技術。
澎湖養殖 困難重重
到澎湖旅遊時到處可見「海鱺之鄉」的招牌,還可安排乘遊艇餵食海鱺的活動。然而,疾病及寒害是澎湖海鱺養殖的惡夢,前一陣子澎湖海洋弧菌風波發生時,有官員建議澎湖海域棄養海鱺或更換養殖魚種; 近來又有學者專家經潛水觀察後,提出澎湖內灣的箱網養殖可能造成海底生態問題,妨礙海中生物生長,建議更換目前養殖海域,移往外海進行養殖。這些負面報導已經嚴重傷害澎湖的海鱺養殖產業。
農委會兩年前也以台灣鯛取代海鱺,成為台灣農業主要推廣的四大產品之一,阿扁總統的國宴菜單中,海鱺也悄悄的消失了。屏東這邊也沒有什麼好消息,小琉球泛亞公司的海鱺養殖場箱網遭海流捲走,造成嚴重損失,目前沒有魚可以供觀光客餵食,小琉球最少要再等兩年才能再看到大魚,並提供餵食海鱺的活動了。
看似種種不利的消息,一直衝擊著這個產業。澎湖加上屏東的箱網容量,最多可以養殖10公斤的海鱺,約50萬尾,每年魚苗孵化及交易的數量卻高達500萬尾,可見海鱺養殖的存活率大約是一成上下。
疫苗處理 存活率100%
黃謙銘的海鱺養殖之旅就在這10%的存活率中展開。2004年的目標是養殖2,000尾魚苗,並分售給不同的箱網養殖業者,以證實疫苗的有效性為主。以50%的存活率估算,他養了4,000尾小魚。一個月後經過疫苗處理,存活率是100%,第一次有這麼好的成績,旁邊養殖場的海鱺老手所養的海鱺魚苗卻是零存活率。而這第一次進的4,000尾小魚的兄弟姐妹,在其他養殖場中的存活率也幾乎是零,這就不能單純歸諸於運氣了。
當初估算是50%的存活率,結果是100%,幾個月後魚長大了,第一回租用的種苗養殖池就養不下了,只好新增幾個養殖池。為了証明這個成果不是運氣使然,黃謙銘2004年總共進了七批不同魚苗廠商提供的小魚苗,共計養殖了4萬尾小魚,結果每批的存活率都接近100%。
養在自家池子的存活率高,並不表示就已經證實疫苗的有效性。黃謙銘也想盡辦法,將魚苗賣到屏東的竹坑、小琉球及日本,也追蹤這些魚苗在各海域中成長的狀況,自家池中則留下數千隻魚苗分養在不同地點的陸上魚池,進行持續性的觀察。
試驗成功 鼓舞養殖業
2004年台灣發生幾次颱風及斷電,損失了一些魚苗,在養殖過程中因為水質的變化難以捉摸,小魚苗也死了一些,但可以確定的是,沒有小魚因為疾病而死。到了年底,檢視所有七批魚苗、總共4萬隻魚的成長,都算順利,才有機會對外分享2004年的成果。
一年下來,小魚苗從1公克養到5公斤重,黃謙銘除了證實疫苗及處理程序的有效性,也成功開發陸上魚塭養殖相關技術。同時運用許多當地發展成熟的技術,將魚苗平安運往日本、菲律賓及印尼。另外,屏東的外銷冷凍廠也提供處理大魚運送、宰殺、冷凍、配送及出口服務。完整的產業鏈所提供的服務,讓養殖海鱺得到相當大的助益。
有了合夥養殖的成功經歷後,黃謙銘在2004年底成立台灣海鱺股份有限公司,以海鱺為公司的業務標的。雖然只是成立半年的公司,參與的人員總共有100人年以上的養殖經驗,這些經驗數字不是成功的保證,卻是台灣海鱺公司踏出的第一步。
2005年,黃謙銘設定更遠大的目標:15萬隻魚苗、5萬隻成魚,銷售地區除台灣及日本外,還要開拓大陸、韓國、菲律賓及印尼市場。今年4月,台灣海鱺公司駐進南港生技育成中心,並已核准進駐到屏東太源生技園區的養殖專區。
生技公司要成功,產品上要能銷到全球市場,技術上要能創造台灣的核心能耐,並增加台灣農漁民的工作數目,海鱺養殖產業正提供這樣的機會。疫苗的發展及養殖經驗是第一步,接下來須有系統的累積養殖技術及資源,避免犯錯及尊重大自然,才能讓台灣的海鱺產業永續生存。
(作者是政大89級EMBA科管組學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