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7日 星期二

品牌全球化 抓牢在地心

■ 編譯 廖玉玲
「全球化」一詞如今已是許多人都能朗朗上口的名詞,不過哈佛商學院教授賴維特(Theodore "Ted" Levitt)1983年時說:「全球化的時代已經降臨,全球企業不久會用同樣的方法,在地球上各個角落行銷。」時,還曾引起許多爭議與討論。
20多年後的今天,華頓商學院教授戴伊(George S. Day)和瑞伯斯坦(David J. Reibstein)的研究發現,賴維特的預言只有部分成真。
因為儘管市場愈來愈全球化,但目前僅有幾個品牌真正做到全球化。企業甚至要體認,在許多情況下,品牌本土化反而比較有利,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跨國品牌具多種層次
瑞伯斯坦說:「常有業者問我:『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全球品牌嗎?』答案雖然都是肯定的,但實際上這往往過於簡化。」
跨國企業確實需要全球品牌,但也不一定只有這條路,他們可以同時擁有地方性和全國性品牌,不過這種「混血」的方式要成功,得配合產品、產業、當地文化和市場競爭的本質。
戴伊和瑞伯斯坦在合著的書中寫道:「成為全球性品牌不應該是(企業的)目標,」「真正的全球化有許多不同層次」,且不一定能完全達到;就算達到也不見得符合期望。
那一種品牌最有價值?根據商業周刊/Interbrand去年的調查,可口可樂榮登全球前十個最有價值的品牌之冠,價值671億美元,其次是微軟,價值650億美元;接著依序是IBM的538億美元;奇異(GE)的441億美元;英特爾的335億美元;迪士尼的271億美元;麥當勞的250億美元;諾基亞的240億美元;豐田的227億美元;Marlboro的221億美元。
這些品牌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名字都簡單而響亮,而且不論在那個市場,產品銷售量平均分布、品牌的本質和定位一致、產品都解決相同的需求、產品的定價、包裝和宣傳方式,也非常接近。
品牌名稱須簡單響亮
那些產品不適合走全球路線?戴伊教授指出,食品就是一個例子。基本上,口味會隨著地區和文化有所差異,所以業者一定要跟著調整。但英特爾這種公司恰恰相反,該公司的產品和市場特性,容易建立起全球性的品牌,並使用同一個響亮易記的廣告口號行銷。
戴伊說:「英特爾的客戶比其他跨國公司少很多,這些買主使用電腦晶片的目的都一樣。英特爾的對手也都是國際企業,這樣的品牌就沒有什麼入境隨俗的問題。」迪士尼的情況也是如此。
瑞伯斯坦和戴伊指出,有許多「反作用力」會阻礙全球品牌的發展速度。第一個阻力來自市場差異。以肯德基為例,他們在全美有5,000家餐廳,全球其他地方有6,000家。但肯德基已學會,不能把美國的模式原封不動搬到其他市場。在日本,肯德基推出甜不辣脆捲;在中國大陸,愈內陸的餐廳產品口味愈辣。
留意反作用力
其次是本地品牌的夾攻。本土品牌一定有其在地的優勢,包括傳統上對品牌的忠誠度,外來品牌因為不了解當地文化,也可能拍不出能引起話題的廣告。
第三個阻力是通路力量愈來愈大,讓消費者對價格愈來愈敏感。反對全球化人士的批評也會限制品牌朝全球化的發展。克萊恩在「No Logo」一書中表示,全球品牌和企業過度的力量,就是造成貧窮的元兇。
瑞伯斯坦和戴伊還研究了聯合利華(Unilever)和MTV建立品牌的過程。
1990年代,聯合利華在全球50餘國有多達1,600個品牌,但營收來源卻相當不平均,且公司也沒有成長。到了2002年,聯合利華決定縮減成400個核心品牌,以便集中資源。該公司把品牌分為三大類:國際性品牌、區域性品牌和在某個國家特別強的本土品牌。
乍看之下,MTV似乎正是賴維特口中能完全一致的國際品牌。MTV在1987年剛進入歐洲時,推出泛歐的英語節目,不跟有線電視收費,光靠廣告收入維持。但幾年後,廣告商卻開始要求MTV提供本土化的節目,因為他們的產品僅在當地市場推出,不然就是產品在各國行銷的品牌不一致。MTV順應潮流,今天已在全球41國推出不同語言的節目,近半是在地節目。
儘管聯合利華或MTV成功打造出全球品牌,但它們還是做了一些調整,不可能完全達到賴維特20多年前提出的那種境界。畢竟,一個品牌要成功,勢必得視當地市場的特殊性,隨時調整。
(取材自華頓商學院網站)
【2005/06/0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