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管理個案》東隆五金 走出風暴看見陽光

【經濟日報╱陳珮馨】
〈個案摘要〉
1954年范耀鑫、范耀琦兄弟創立的東隆五金,曾經是台灣最大、全球第三的零負債製鎖績優公司,旗下三大自有品牌LUCKY、EZSET和POSSES,各自針對不同的市場和產品階級。
可惜的是,由於接班問題,以及第二代理念作風不同,東隆五金大舉進行擴張信用的投資行為,並多角化跨足營建、航太等領域,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爆發88億元鉅額掏空案,公司下市轉列為店頭市場管理股票,由法院選任重整人和重整監督人。
2000年,當時匯豐集團直接投資公司董事陳伯昌,認定東隆五金仍有經營價值,遊說匯豐集團出面投資,他並以最大股東身份,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要求舊有經營團隊退出,並承諾員工不會出售公司。
2002年初專業經理人王鍾渝接任董事長,負責經營與領導,陳伯昌負責金融與財務,兩人重新為公司定位,由生產導向轉為行銷導向,並掌握製鎖產業找尋海外代工服務的趨勢,與美國大廠Black & Decker合作,大量承接對方OEM/ODM訂單。
重整期間,東隆五金先減資,再以每股17元溢價增資,同時拋售大量資產償債,調降不具市場競爭力的三級鎖比重,提升附加價值較高的二級和一級鎖比重,獲利率明顯提升,2001年東隆五金經法院裁定重整完成,2006年3月23日以每股41元,順利申請上櫃,成功重返資本市場。
〈現場討論〉
「東隆五金面臨哪些關鍵決策?」個案主持人輔仁大學國際貿易與金融學系副教授王慧美請大家思考,企業面對經營關卡時,最困難的就是做決策,往往一、兩個關鍵決策,就能判斷企業生死。
深入關鍵決策前,大家先提出對於東隆五金的觀察,上市前東隆五金身為家族企業,第一代堅持零負債,經營得非常穩健,不管是技術或研發能力都很好,直到第二代經營理念不合、叔姪不合,才爆發問題,有學員指出,這是台灣企業的通病,因為接班傳承沒做好,才會發生許多狀況。
金錢遊戲 葬送公司
為何第二代接手會出問題?學員認為,進行非相關多角化投資是關鍵,東隆五金跨足太多與其核心能力無關的產業,並進行高風險金錢遊戲,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其投資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受到波及,導致投資案失利,接著引爆掏空事件。
外表孱弱 體質強健
東隆五金當時債權銀行家數達35家,HSBC身為最大債權公司,「為何要投資下去?」王慧美提問;學員表示,東隆五金體質很好,極有發展潛力,過去營業績效完全無負債,擁有的專利很多,公司走下坡是個人因素,不是公司本身的問題;王慧美也補充,由於老董事長對待幹部像家人一樣,公司員工的向心力仍存,尤其是老技術員工都還在。
「HSBC投資公司是私募基金,究竟和創投公司有何差異?」王慧美追問,學員表示,創投公司著重於投資明星(Star)企業,常會同步投資數家企業,一旦投資對象突飛猛進,可以就近「插花」。
王慧美轉述陳伯昌對於資金的看法,陳伯昌認為資本就是力量,想要反轉變革(turnove)就要掌握主導權,若如創投公司隨便插花,並無法經營團隊,因為不是最大股東,但是東隆五金的問題是在「管理」,若不拿下最大股份,就不能主導變革。
私募基金著眼的是內部因素,也就是企業的基本面,王慧美表示,若是從財務面看,1998年時東隆五金現金流量穩定、毛利率高,持續拿到訂單、也有穩定出貨,可見還是一隻「會生蛋的雞」。
看準甜頭 HSBC出手
討論過程中,不少學員質疑,東隆五金先減資、再增資,等於將原來的股東洗掉,HSBC顯然掌握一筆穩賺的生意,但是對於小股東而言,公司是被內部人搞壞了,為何要平白無故被坑殺?有學員解釋,資本市場存在資訊不對稱時,散戶的確無法擁有尋租本事,不過東隆五金能以每股17元溢價增資,可見其價值被低估了,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
「HSBC的反轉策略為何?」王慧美進一步提問,反轉策略以組織結構調整、業務重點的改變,以及變革管理為主,而變革過程又包括王鍾渝和陳伯昌兩人的角色,學員表示,兩人從組織文化著手,陳伯昌先觀察,建立員工信心、資遣道德有缺失的員工、將公司帶往績效導向、合併工廠與部門以提高效率;王鍾渝則引入法務專家,帶領公司走往行銷導向、提高外銷比重。
兩人通力合作下,東隆五金內部精簡、節流,外部加強結盟合作,積極層面提高員工士氣、提高生產力,消極層面進行裁員、降低人事成本。
不過,也有學員質疑,OEM或ODM是包著糖衣的毒藥,一旦服用就脫離不了,既然要朝行銷導向走,為何還接大廠的ODM 訂單?其次,東隆五金原本就擁有三個自有品牌了,為何一邊喊行銷導向、一邊又走回頭路?
王慧美也提醒,大家都受到電子業影響,對於OEM/ODM有既定的想法,認為兩者很難並存;但是製鎖產業全球規格不一,區域特性很強,個人頭上一片天,因為全球化程度較低,自有品牌和代工的互斥效果較不明顯,或許有可能採取並存策略。
有學員揣測,HSBC接手後,最終目的應該是再度賣出,因此接大廠訂單可能是策略目標或是反轉手段之一,目的是提高現金流入,讓財務報表績效更好,才能加速上市時程。
由於個案資訊有限,不容易深入探討品牌與代工的議題,大家感到意猶未盡,但也只得留待下一次的個案討論。
(陳珮馨摘自輔仁大學國貿與金融學系副教授王慧美團隊撰寫個案)
【2007/12/0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