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3日 星期六

葉銀華談金融》銀行業如何突破重圍?

【經濟日報/葉銀華】
台灣銀行業真的很悶!過去六年總共實際轉銷呆帳金額約達1.5兆元。去年以前,銀行業努力打銷企業放款所產生的呆帳,這二年則又受到消費金融呆帳的襲擊(雙卡風暴)。如此窘境絕對不是單純肇因於銀行家數太多(overbanking),而可歸因於台灣銀行業同質性太高,所提供的金融服務無法差異化之金融不足的現象(under-banked);同時,也可歸因於銀行經營效率未見提昇所致。
何謂銀行經營效率?銀行的投入是資金、人力資本與設備(IT與固定資產),產出則包括放款、證券投資、財富管理與資產負債表外業務。銀行的經營效率則是在確保一定投入之下,產出達到最大。然而產出達到最大並非只是強調業務量而已,還需進行風險控管。因此銀行的經營效率的提昇,除了上述投入/產出關係外,還須建構一套良好的風險管理制度。
如何構建良好的風險管理制度?基本而言,銀行必須確認風險來源(信用、利率、市場、匯率、流動性與作業風險等),並且衡量各類風險對銀行淨值的影響,從而設定銀行各類風險所能承受的範圍。如何將風險管理的精神應用於經營效率,主要的關鍵在於銀行必須衡量每項業務的風險,進而計算調整風險的資本報酬(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例如:銀行的放款業務之RAROC,則是此業務的利息收入除以此項放款所帶來的信用風險值。良好的風險管理制度則是衡量在銀行可承擔的風險範圍下,追求最大之調整風險的資本報酬,而非只重視業務的成長。
以過去台灣銀行在推廣信用卡與現今卡業務,充分顯示出業者著重於業務量(發卡數)的擴展,而忽略隨著發卡數的增加,每發一張卡所帶來的風險居然是增加的。雖然銀行期盼透過衝刺發卡規模,透過大數法則,獲取可觀報酬。孰料在邊際風險與成本遞增之下,反而使銀行累積巨額的呆帳。
為了深入瞭解台灣銀行業的經營效率,筆者利用42家銀行之2003年到2005年的資料,衡量效率的方法包括隨機邊界分析法與資料包絡分析法。投入與產出的變數如上所述,比較特殊的是在資產負債表外項目的衡量,分別加入非利息所得、信用相當額、資產相當額與表外業務總額。實證結果發現台灣銀行業的經營效率並無明顯提昇,甚至有下降的現象(在42家銀行中,僅有不到17家提昇)。以資料包絡分析法則發現在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評估中,居然發現有83%銀行業相對未達到效率狀態。
進一步筆者要闡述經營效率較高的銀行具備哪些特質?首先是銀行的資本適足率較高、呆帳覆蓋率大與利息敏感性缺口低,亦即這些銀行的風險管理較佳。其次,在風險管理較佳情況下,銀行可以承擔較大的風險,例如:股票質押授信比率與存放比率較大。
另外,銀行資產規模較大,雖然有較高的經營效率,但此正向關係並不明顯。值得一提的是當銀行的控制股東比較少用交叉持股來控制,或者其所擁有投票權偏離現金流量權的程度較低,亦即股權結構比較符合公司治理,則其經營效率亦較大。
如何確保銀行業的風險管理制度能夠運作得宜?答案的關鍵在於銀行業需建立一套公司治理機制,特別是強化董事會的功能。筆者認為台灣銀行業的董事會組成太過內部化或同質性太高(大多是由控制股東所指派的法人代表),導致無法在銀行衝刺業務時能夠扮演指揮與監督功能。因此,台灣銀行業應提昇董事會的專業性與獨立性,進而建立審計委員會與風險管理委員會。前者負責銀行財務報表與資訊透明度,使得財務與風險資訊能夠反應實際狀況。後者則基於上述資訊制定風險管理政策,並且監督經營階層風險承擔的適當性。
綜合而言,台灣銀行業如何突破重圍?除了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之外,業者可以設計良好風險管理制度,期使銀行的投入能夠創造更多的產出,進一步提昇銀行之調整風險的資本報酬。而要達到上述的境界,持續引進外部專業人才進入董事會、高階管理層,強化董事會功能與管理效能,則是銀行長治久安之道。根據筆者的調查,台灣銀行業離上述境界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因此台灣銀行業要突破重圍,絕對不是開放登陸即可,重點還是具備結合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之經營效率的本質。
(作者是輔仁大學金融所教授兼所長、公司治理與企業倫理中心主任,專長合併與收購、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
【2006/12/2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