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6日 星期四

當單打獨鬥遇到團隊戰力

【經濟日報/鄭秋霜】
全世界各地正吹起「團結就是力量」的共同品牌風,帶給習慣單打獨鬥的台灣企業,一個全新的學習課題。
談到共創品牌,很多人喜歡舉紐西蘭奇異果品牌Zespri為例。紐西蘭政府協助當地2,500個小農場成立「紐西蘭奇異果行銷局」,推出這個目前行銷70多國,占全世界總產量約五分之一的奇異果品牌,印證了「團結力量大」。
焦點轉到生活風格產業。隨著這個產業的崛起,設計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共創品牌或集體行動的例子也不勝枚舉,荷蘭的楚格設計(Droog Design)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設計師巴克(Gijs Bakker)與藝術史家雷馬克斯(Renny Ramakers)1994年所共同創立Droog Design,強調設計簡單、不矯飾、回收的概念,作品背後都有耐人尋味的訊息,往往代表著對生活與社會的反思。
結合共同理念 共享行銷平台
楚格原本是協助荷蘭年輕設計師打進國際市場,後因共赴米蘭家具展參展打出名號,短短12年來,已結合全球150多位獨立設計師或個人工作室,對1990年代以來的全球設計發展,影響甚鉅。
楚格的設計師並非受雇於楚格,其獨立自主精神讓楚格作品展現的不只是荷蘭設計,更形成一種全球現象。
再以日本去年2月才成立的METAPHYS為例,也是結合具有共同理念的企業或個人,共同設計開發新產品,並以METAPHYS為共同品牌,共享行銷平台,形成設計共同事業體。日本五年前推出的WILL品牌,也採相同的運作模式。
北歐設計近年來風靡全球,許多品牌也都集結不少設計師的創意心血。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林銘煌指出,新一代北歐年輕設計團體,如瑞典的Swecode和芬蘭的Snowcrash,都透過群體方式在國際活動,展現新一代的創造力,頗受肯定。
今年巴黎Maison & Objet家飾展邀請六位泰國年輕設計師聯展,更讓人驚見群體行動的爆發力。主辦單位的文宣效應,加上此展具有7萬人次的集客力,據估計,五天展出時間,吸引數十家國際媒體前去採訪,大幅提升泰國設計的國際能見度。
擁有國際通路 成敗關鍵
台灣企業亟欲以自創品牌進軍國際市場,是否也能採用共創品牌或群體行動的模式,會遭遇什麼樣的挑戰?又該由哪個單位來推動?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張光民表示,台創中心已注意到共創品牌的趨勢,也有意往此方向規劃,因為由有才華的設計師去單打獨鬥自創品牌,實在太辛苦。不過,台創中心是法人單位,不太可能自己操作,目前正在尋找平台,他相信,如果共創品牌可以出現,應可發揮「魚幫水、水幫魚」的效果。
張光民並認為,能否擁有國際通路是共創品牌的成敗關鍵。他透露,台創中心已獲准明年在米蘭家具展概念區展出,台創中心希望集結台灣文創界的力量,讓台灣的居家生活精品,可以利用這個平台,一起在海外亮相。
落實保護智慧財產權
有些共創品牌的概念,是讓設計師與設計公司的關係,有如歌手與唱片公司的關係,唱片公司得挖掘有潛力的新人,同樣的,設計公司也精挑細選來自各地設計師的作品提案,楚格設計就有一句名言,「只要你的設計夠好,你不用來找我,我會找到你」。
文創界人士認為,台灣要推動共創品牌,須進一步落實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才不會有設計師提出好點子後,被設計公司採用,卻交給收費比較便宜的人完成,或是設計理念被抄襲的歪風。
改變傳統觀念,也是當務之急。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師張麗卿表示,生產力中心曾與台灣中小企業談過共創品牌的概念,但發現台灣人普遍喜歡單打獨鬥,如無法打破這個根深柢固的觀念,不太可能形成共同品牌。
2002年起就參加巴黎Maison & Objet展的義大利Banalextra公司合夥人裴瑞迪(P. Peyridieu)說,為了滿足個別設計師的成就感,該公司的產品都會秀出設計師的名字,而且權利金收入會提撥給設計師。
裴瑞迪認為,共創品牌要成功,須確保品牌精神及形象的一致性,這不是外部設計師的工作,而是公司經營者該傷腦筋的事,公司必須從眾多提案中挑出符合品牌形象的產品,且不斷推出創新產品,才足以延續品牌,不致後繼無力。
台灣業界已有人有意推動共同品牌,例如吉而好公司正在規劃「100個台灣設計師的店」,設計師王俊隆也打算結合五個生活產業的設計師品牌,預計以「Beautiful Chaos」為名共同發聲,但都還在萌芽階段。
全球市場競爭,已讓企業擺脫過去的單打獨鬥模式,開始打組織戰,不只台灣業者應體認這股潮流,相關的政策措施及預算比重,甚至企業藝文基金會關切的方向,也應有所調整,集結整合資源找出可行之道,才不會讓明顯慢了腳步的台灣,繼續缺席。
【2006/10/1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