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6日 星期四

傳統與創新水乳交融

【經濟日報/鄭秋霜】
在現實生活中,「老少配」通常引人議論紛紛;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時,「老少配」卻成了溝通傳統與現代最常見的結合。
當傳統遇到現代,不論是千年古文化藉由年輕設計師而展現新生命,進入現代生活,還是百年老牌找上新才華,催生新產品,都是為了維持傳統的光榮,也為品牌注入現代元素。因此,「老少配」成了文化創意產品徘徊在歷史與現代、傳統與創新之間,最需面對的課題。
消費者品味轉變
歐洲瓷器市場有30餘年工作經驗、現為法藍瓷歐洲股東的漢默德(John. H. Ham-mond)以瓷器為例指出,生活形態的改變,在全球瓷器市場掀起鉅變,現代年輕人喜歡旅行、裝飾居家遠勝過下廚作飯,造成傳統陶瓷餐具市場走下坡。
漢默德也觀察到,年輕消費者的品味不同於上一代,較不喜歡昂貴、傳統的餐具,喜歡新穎有設計感的東西,例如極簡風格的裝飾,價格不會太貴,適合自用和送禮,使得家飾及禮品市場的陶瓷產品銷售,比傳統餐具好。
為了吸引新一代買家,如何求新求變,又能延續品牌的優良傳統,成了精品品牌的重要課題。
獨特 爭取消費者認同
參加巴黎時尚家飾展的Wedgwood出口銷售經理郝渥斯(C.Howourth)表示,維持品牌聲譽與形象,需要長期經營,對許多百年品牌而言,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在引以為傲的傳統與現代摩登之間找到平衡,因為他們「既不想失去傳統,又不想被誤以為落伍或跟不上時代」。
法國Daum(都慕)公司行銷及傳播總監哈莉雯(V. d'Halewyn )認為,雖然年輕世代不見得會排斥傳統,但他們追求獨特性,只有產品夠獨特,才能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認同。
新舊融和 加入時代元素
因此,很多知名品牌想盡辦法創新。有些品牌以既有的舊圖案,搭配新的設計手法;有些則與外部知名藝術家或年輕設計師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以今年巴黎時尚家飾展為例,Daum就與兩位中國年輕藝術家合作推出「中國系列」琉璃創作。哈莉雯不諱言,這是百年品牌所做的現代風格新嘗試。
前我國駐法代表楊子葆說,消費者的口味是善變的,以法國米其林星級餐廳為例,被取消或調降星級的餐廳不計其數,因為二次大戰以來,「消費者的味蕾不斷在變」,以前因物質缺乏而喜愛重口味,現在則偏愛輕食、深刻的滋味,業者若無法體會到這些改變,很難與時俱進。
楊子葆認為,過去的傳統雖然取悅了父親、祖父輩的人,但如果不加入時代元素,仍有可能被淘汰,因為愈來愈多年輕人認為「父親是父親,我是我;我不是父祖的copy」,所以文化創意產品要延續優勢文化,也要注入新元素,才能與時代接軌,但又不致與傳統脫節。
新詮釋 向傳統借靈感
相較於百年品牌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取得平衡,沒有舊包袱的新興品牌,反而具有優勢,許多新品牌或年輕設計師,都樂於向傳統借靈感,再以現代設計手法詮釋。
以我國故宮積極推動的「Old is new」計畫或授權計畫為例,包括法藍瓷、Shawnyi等品牌設計師都曾參與合作,以新創意讓故宮文物展新貌。
國際知名的荷蘭設計團體Droog Design創辦人海斯‧巴克(Gijs Bakker),今年也受邀來台,帶領台灣年輕創意人才,以故宮寶藏為創作靈感,讓「新故宮‧今古意」設計營的概念作品,呈現「Old is New」新舊交融的理念。
漢默德說,即使消費口味改變,喜歡美、新穎、獨特的事物,卻是永遠不變的事實。他表示,客人及買家總是不斷地問他「有什麼新的?」因此,只要產品夠新、夠獨特,消費者就願意更多錢。
他舉例指出,每個人都需要陶瓷產品,問題是願意花多少錢買?而且在家中櫥櫃不乏成堆陶瓷產品之下,憑什麼要消費者再掏錢買?
這正是想在生活精品市場出人頭地的新、舊業者,都不得不思考的課題。也令人格外好奇,當傳統遇到現代,會繼續激盪出什麼樣老少配的火花。
【2006/10/2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