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9日 星期日

案例分享》超大型醫院vs.衛生所

■ 吳萬益、譚大純
許多人小時候都有在衛生所接受預防注射的經驗,但大家可能不知道,衛生所正是台灣成功推動的公共衛生模式。

1950年代初期,聯合國衛生組織撥給台灣和鄰國菲律賓各一筆經費,希望改善二國戰後的嚴重衛生問題。菲律賓先動用此經費在馬尼拉等三個大城市興建了三家 超大型醫院,走「貴族路線」。之後台灣亦打算比照此一模式,但由於台灣與菲律賓國情大不相同,此案隨即被衛生主管機關踩煞車。

接著台灣派員遠赴日本與北歐考察其做法(尋求標竿典範),三個月後作出對台灣公共衛生模式的重大決策:取消興建超大型醫院的做法,改採在全台各地廣設300家衛生所(確定範疇),並將衛生所的目標設定為衛生普及、推廣與調查輔導(確認目標)。

首先在特定幾個地區試辦成功後(琢磨最佳模式),便開始廣泛在全台推展衛生所業務(複製模式)。

數字會說話:二次大戰之後迄今,菲國人名平均壽命增加五年,台灣卻是20年。二次大戰過後,台灣百廢待舉。衛生條件之惡劣,過來人皆心有餘悸。富裕的菲律賓其公共衛生的「貴族化」,並不適合台灣當時的情況。

衛生官員在走訪環境情況與台灣接近的日本與北歐小國後,將各該國作為台灣公衛的標竿,比較實際可行。在若干據點試行成功後,再廣泛推廣至全台300個地區,各地區皆有標準化的業務、使命與目標。

許多優秀的公衛人員更在訓練成熟後,擴展至醫護各相關領域,其對台灣公共衛生貢獻至鉅。

【2006/07/0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