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1日 星期二

太平洋世紀中的台灣機會


工商時報/我的大書坊/B6版 劉大年
2006/7/11
■書名:全球經濟新霸主
■作者:Clyde Prestowitz
■出版:商智文化

近 來世界經濟重心的移轉已成為各界關心的焦點。此種轉移可以回溯至工業革命時期,當時全世界是以「地中海」為重心,而後在20世紀初轉向「大西洋」的美國, 近年來則朝向「太平洋」世紀的發展。這種移轉不僅是代表經濟勢力比重的消長,也代表企業營運模式與組織管理機制的改變,更反映出對傳統世界經濟強權美國可 能帶來的影響。

作者曾經服務於雷根政府,並多次代表美國,參與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他在本書中深切呼籲,美國現在 雖然無論在經濟及外交上仍執世界之牛耳,但若不妥善有效地因應此波全球化的變化,美國的經濟可能會陷入危機。文中特別以鐵達尼號撞上冰山為警喻,認為美國 正面臨重大危機而不自覺,此論點乍聽之下或許感覺誇大,但若仔細思考可以發現並非言過其實,特別是在全世界普遍仍以美國為重心的模式,以及美國目前經濟實 力仍占全球3分之1,美元仍是全球性貨幣,一旦美國經濟發生問題所產生的影響更是難以評估。

東方新興的中國、印度及前蘇 聯集團,這些過去屬於共產及社會主義的國家,已經陸陸續續離開社會主義的道路,快速走向過去他們不屑的資本主義,而且此種轉移的速度遠高於以往全球化的變 遷。特別是這些新興的經濟體合計約占全球半數人口,對於西方社會的影響更是無遠弗屆。可惜的是,目前各界對這群新資本大軍的影響卻相當輕忽,認為這只是生 產據點移轉所產生經濟勢力的重組,殊不知在這波全球化下若不妥善因應與處理,極可能導致國際經濟的全面崩解。

由本書可看出,這波中國、印度及前蘇聯的興起,已不能僅用生產據點移轉的觀點來解釋,其背後所代表的是全球半數人口由社會主義邁向市場經濟,由封閉設限走向自由開放。特別在國際分工體制上,一旦納入了這股力量所產生的影響更是不可言喻。

如 果誠如本書的觀察,美國將在中國、印度及前蘇聯國家的興起而遭受嚴峻的挑戰,而且如果不妥善因應,則有可能逐漸式微。對於與中國經貿依存度快速增加的台灣 而言,自然應有更深的體認。眾所周知,過去前進大陸的台灣企業,多數仍以追求低成本的生產據點為主要模式,而且中國也充分地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不過 隨著中國經成長,產業逐漸成熟及快速邁入資本主義社會時,我們也許應該更加利用中國「世界市場」的角色,將台灣視為一運籌管理、知識彙集的基地,擺脫過去 純粹代工的角色,才有可能在此波全球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具體作法上我們可以積極發展台灣為研發中心,以確保生產價值 鏈中之關鍵地位。對於代工之企業,應積極提升其在生產製程及關鍵性零組件之製程及開發能力,在生產供應鏈建立不可取代的地位。而長遠的計畫則應朝培養行銷 人材以建立自有品牌,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由純粹製造概念轉變為製造服務(manufacture in service),由追求成本下降(cost down),轉為價值提升(value up),最終目標則是建立國際品牌,才不致在全球之下喪失優勢,此也是研讀本書的讀者可以得到的意涵。

(本文取材自本書推薦序,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研究員兼副執行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