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陳珮馨】
不管身在全球有50個據點的大公司,或是承接海外訂單的小公司,絕對都能感受到全球化浪潮,一波一波襲擊而來,環伺的競爭者也變多了。
如何正確預測趨勢、進行跨國管理,成為企業迫在眉睫的挑戰,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HRM)國際計畫副總裁葛雷德(Brian J. Glade)日前訪台,直指中國和印度,正是全球經濟轉動的關鍵。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朝著經濟民主大踏一步,近年來通訊成本不斷降低、資訊水準提升,逐漸從全球製造中心,轉型知識經濟時代;印度人均收入不斷爬升,光是中產階級就有3憶人,比美國人口還多。
全球產業版圖重組,人才高度流動,企業最大的焦慮,就是找不到合適人才,偏偏學校偏重理論傳授、職場新鮮人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急得企業直跺腳。葛雷德引述一份麥肯錫調查報告,400萬名大學畢業生中,只有10%足以進入跨國企業就業。
熱情激勵提供實踐夢想的機會
全球人才庫雖然龐大,但能符合跨國企業所需的人才,少之又少,優秀人才因此成為全球搶手貨,平均薪資比一般員工,優渥9%到14%。美商惠悅大中華區總裁黃世友環視各國,認定人才短缺是全球性的問題。
企業要留住人才,沒有任何革命性作法,黃世友表示,唯有回到基本面,踏實做好留才策略。他舉調查資料為例,一名卓越程式設計師,生產力是一般員工的12倍;在知識為主的公司,智慧資產占公司市值比率,可以高達90% 。
由此可見,知識經濟時代下,優秀人才對於組織績效具有關鍵影響。面對企業急著留才的心情,黃世友建議,必須先從整合角度,建立人才管理機制,同時納入激勵、能力和承諾度三大面向,符合三者條件才是真正的「關鍵」人才。
「激勵」指員工能獲得尊重與成就感、擁有晉升管道並發揮影響力、得到獎勵回報、工作與生活平衡、享受工作樂趣等;「能力」指員工與生俱來的特質,包括智商和情緒管理能力,以及後來學習的技能,如技術和人際互動技巧;「承諾度」包括感性和理性的承諾、是否願意無條件付出以及留任意願。
三大面向,缺了任何一角,都可能留下「不對」的人。例如,「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夢想家」雖然高度承諾、也飽受激勵,但是能力不足,終有一天無法適應公司變動;「伺機而動的明星」能力出眾、也飽受激勵,偏偏承諾度很低,流失率也很高;「懷才不遇的千里馬」能力和承諾度都沒問題,但是缺乏激勵,每天關在辦公室,彷彿是一人公司。
評估能力人資管裡就像做股票
唯有兼具三大面向,才能留住關鍵人才,達成企業和員工雙贏的局面。微軟公司就是好例子,透過嚴謹、全方位的面試流程,通盤檢視應徵者的技術、智商、情緒智商和價值觀,聘任最聰明、企圖心旺盛的畢業生。並透過「導師制」協助進員工發展,高度競爭的環境,也迫使員工持續自我突破。
進入微軟後,新進人員可以和一群聰明人共事,也有機會獲得董事長蓋茲的賞賜,公司也積極創造校園式的工作環境,每個人就像在個人工作室上班,工作績效直接連於股票獎酬,員工成為股東,賣命工作就能致富,自然獲得最大的激勵。
最後,微軟打造一個鼓勵失敗的環境,甚至有人創新失敗了,也可以因為「失敗」獲得晉升,讓員工感覺,每天進公司,就像參與一場改變世界的計畫。 微軟也將部門切割成小單位,員工不覺得在跨國公司上班,反而有機會實踐創業家的夢想,對於公司的承諾度也大為提升。
至於留才策略的適用範圍,黃世友認為,必須涵蓋表現前10%的「A級」員工,以及接下來40%的「B+級」員工,不過,A級員工大都伺機而動,B+級員工,才是留下一起打拚的夥伴。
企業釐清人才管理機制,也設定好留才範疇,就要盡力實踐,以免有限的資源分配不當。黃世友比喻,人才策略就像投資股票,必須衡量員工的潛力,支付基本薪水,期待他未來會有表現。
過了一年,員工若未發揮潛力,就要準備「拋售」;若是潛力和表現相當,可以繼續「持股」;表現優秀的員工,就算只來三個月,也值得好好加薪,有如大手筆投入前市看好的股票。
檢驗承諾未達目標立刻做懲處
回到台灣現況,明年起跑的員工分紅費用化,引起軒然大波,企業領導人擔心科技產業的最大誘因褪色,員工也會隨之求去,紛紛祭出定心丸,黃世友建議,企業不妨換個角度,把危機視為轉機。
「企業經營策略必須轉變」,他表示,台灣企業大半停留在傳統思維,沒有能力作整體預測,也掌握不了下一年度營業額,乾脆少付一點薪資,年底再透過分紅,共享利潤。
企業缺乏專業的人才管理機制,連帶也缺乏薪酬策略,隨著科技產業邁入微利時代,員工分紅費用化的結構轉變,正可提醒企業停下腳步,從經營策略的角度,思考企業的整體變革。
黃世友建議,台灣企業要依員工潛力,付出對應的薪資,這份薪資背後的意義,在於強調公司看重員工的價值,也要求員工達成年初的承諾,年底檢視工作成果,若是達不到承諾,立刻砍獎金、砍薪水,甚至「砍人」。
在他眼中,基本人性不會改變,踏實的人才管理機制,也不需要隨波逐流;企業站穩腳步,按部就班留任關鍵人才,這批願意效力的員工,不但為企業賺進大筆利潤,也為自己打造成功事業,成就良性循環的雙贏局面。
【2007/11/0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