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娟萍
美國教授M.Walshok曾說:「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成功不再決定於原料等有形資產,而是一種整合新知識的能力,以及成功應用這些新知識的人力。」
智慧財產權就是整合新知識的一種能力,因為享有法律上的充分保護,若加上策略性的管理與應用,不但可作為企業的防禦工具,也可以積極對外授權,以獲取最大利益。
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統計,台灣在美獲取專利的數量,是美國以外排名第三的國家,不過企業在追求專利的「量」之際,也不能輕忽專利的「質」。
日前在工研院與政大智慧財產研究所合辦的「專利戰略大商機──國際行銷與專利訴訟論壇」中,國內外專家獻計發表演講,以協助企業提升專利品質。
建立專利品質指標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表示,要判斷專利「質」的好壞,應建立專利品質的指標,例如科學相連性、被其他專利引用的次數、被其他專利引用的排名、科技轉換次數等指標。在專利應用方面,應朝行銷合作努力,如專利組合、交互授權、建立全球網絡等。
李鍾熙指出,追求專利價值最大化,要重視專利品質,不能只看專利數量,也要強化跨國界授權;並認清專利訴訟的角色,是商業合作的開始,而非打倒對方的工具。
台灣專利數量名列前茅,卻不堪美國訴訟戰打擊,政大智慧財產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周延鵬指出,高科技企業及非營利機構的當前要務,是要讓專利權「長」出牙齒,拿得出去打官司。
品質管理 發揮專利價值
台灣專利看似很多,真正能商品化的大概只有20%;能到美國提起專利訴訟,或到美國收取授權金的,幾乎是零。
針對企業、非營利機構只求專利數量多,不問商業化成果的現況,周延鵬批評,政府花在非營利機構的研發預算,一年要700多億元,但是技轉授權金一年只能拿到20億元,其中,工研院占了10幾億元,其他的非營利機構大部分在睡覺。
周延鵬表示,台灣的專利,根本沒有講求品質管理,如果改以作價投資、交互授權,作為專利品質管理的績效指標,台灣企業及非營利機構統統不及格。
「當前要務是讓專利『長』出牙齒,設定一年要打多少官司、要換多少鈔票、要授權多少,把專利的價值發揮出來。」
這有賴一套智慧財產價值的分析評量工具。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所長劉江彬指出,建立智慧財產價值分析評估機制,可讓企業主在一堆專利垃圾中篩選出「鑽石」、立法院等監督單位掌握政府預算執行績效、研發部門主管評量研發成果,好處多多,宜早日推動完成。
指標設計 質與量並重
由經濟部技術處結合政大智慧財產研究所、台大、雲林科技大學、東吳大學、工研院等單位執行的智慧財產價值分析系統三年計畫,就是針對國內的智慧財產評估機制的缺失,進行的研究計畫。
由於欠缺專利品質評量方式,企業難以評估專利價值,因而發生台灣專利數量不少,卻到處被別人告的怪現象。
由於專利評估指標不足、智慧財產價值分析系統未臻完善,學界希望以這個計畫,建置完善的智慧財產價值分析指標與機制,重視高品質技術研發項目,並建置完善的智慧財產價值分析系統,加強智慧財產價值分析觀念與應用模式。
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工業知識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陳達仁也認為,台灣專利的品質值得憂慮。
由政大智財所、台大等學校合作完成的台灣專利品質排行榜報告,可以發現,台灣在美國獲得的專利有過度集中現象。台灣100大專利權人的專利數就占了全部專利核准數的72.21%。
這項調查也發現,積極進行專利申請的產業有集中現象,其中,半導體產業占31.75%,零組件及模組業占16.32%,光電占5.6%,周邊占4.99%,系統占3.96%。
陳達仁表示,智慧財產價值分析系統三年計畫將進行質與量並重的指標設計,以追求專利品質為目標,讓台灣專利品質早日提升。
【2005/11/1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