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錫鈴
一度虧損連連的中國造船公司,短期內轉虧為盈的秘訣在於核心競爭力聚焦策略,並從中追求差異化的利基。
中船前董事長徐強日前應台中市工商投資策進會暨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邀請,發表演講分享中船變革管理、浴火重生的經驗。
中船1999會計年度虧損17億元、2000年(會計制度更改,含1999下半年及2000全年)賠了67億餘元、2001年續虧30億餘元,營運陷於困境。2002年7月,徐強借調擔任中船董事長,推動「再生計畫」,經過一番改造、努力,終讓中船浴火重生。
中船2002年稅前盈餘3億餘元、2003年5億餘元、2004年逾7億元,徐強也在2004年中功成身退,回到成功大學工管系所任教。
徐強以「咱是艱苦囝仔,不是歹囝仔」,與中船員工共勉,齊心打拚,扭轉了中船的命運。
剛到中船時,徐強先問中船員工三個問題:最會做什麼、做什麼最賺、最應為明天學習什麼?
有了答案後,他決定趁中船還有部分資源可用時,加強船舶設計能力。
徐強說,如果什麼船都造,但數量只有一、兩艘的話,光是研發、設計費用就「拖死人」。反之,如果同一型船能賣個十幾、數十艘的話,就可以輕鬆賺錢。
所以,他認為產品設計、經營事業要把握的原則,就是集中、集中、再集中;中船集中建造貨櫃船、散裝船(17.6萬噸級)兩種船。
除了集中、聚焦策略,中船也推動差異化策略。如配合中國大陸整治三峽、長江航道加深加寬,準備生產吃水6至8米,可直航至重慶的船舶,不必再在上海接駁,取名為「中國極限型」。這型船可用在長江等全球主要河川,未來需求可能達幾百艘,商機無限。
徐強說,中船是完全擁有船舶設計、製造能力的世界級公司,1998年以來,每年獲得Rina獎。這是英國皇家造船協會頒給造船業界的「奧斯卡」獎。
1998年,中船以2,200TEU(20呎標準貨櫃)貨櫃船拿到這個大獎,至今賣出約50艘。2001年以17.6萬噸級、海岬型散裝船(球形船首設計)得獎,已賣約20艘,之後擴大至20.4萬噸級;2003年,將17.6萬噸級縮小規格為7.7萬噸級,同樣獲獎,遠東(裕民)集團訂了八艘。
集中化策略下,還有差異化商機,如1999年獲得Rina獎的潛舉式重載船,載過美軍的神盾艦及鑽油平台;又為台泥集團建造可以原地360度打轉的水泥船「達和輪」,各有獨特的know-how,讓國外同業豎起大拇指說「萬得福」(Wonderful)。
2003年6、7月間,中船在40天內連交五艘大型貨櫃輪,寫下世界紀錄。據徐強瞭解,這隻浴火鳳凰目前訂單已排到2009年。
【2005/11/0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