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1日 星期日

台灣應材 找回員工價值

陳珮馨 09/09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延續國外母公司重視工作和生活平衡的精神,進一步開創有本土特色的企業文化,尤其五、六年前啟動的青山計畫,秉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理念,從人力資源創新的角度,帶領員工走過景氣低迷,成功留才。
台灣應用材料人力資源中心資深人力資源發展專員韋美西、首屆人力創新獎個人獎得主,正是協助台灣應材走過組織變革的要角。2001年起,半導體業不景氣,台灣應材在組織扁平化的壓力下,進行幾波前所未有的裁員行動,引起員工強烈反彈,建立溝通管道、重建企業精神,成為迫切課題。
為了有效協助公司度過低迷,韋美西強調,必須釐清員工的需求,人力資源部門成立工作小組,直接訪談員工,歸納出公司主要族群的特性———35歲左右,大學畢業,年資三到五年,正是注重工作表現、期待獲得上司肯定的階段,但也負擔沈重家計,孩子剛上學,工作、家庭兩邊忙。
韋美西表示,分析員工特性發現,為了追求工作表現,員工常忘了回家吃晚飯、周末陪家人,所以在「青山計畫」中,特別強調不只有「工作」,還必須平衡生活、健康和人際關係。
於是,訂出「每周至少2小時自我進修」、「每月至少2小時關懷同仁」、「每月至少四個周末和十個工作天與家人共度晚餐」、「每周至少運動2小時」等目標,提醒員工別一頭栽進工作,偶爾停下腳步,好好思考、休息。
2003年起,台灣應材展開一連串的組織變革行動。第一年的目標,是協助員工從負面情緒走出來,趁著耶誕節前後,舉行感恩派對,把公司門口圍起來,搭設舞台、邀請Band現場演奏。也舉辦「家庭日」,開放員工眷屬參觀,讓小朋友快樂尋寶。
「工作很重要,但是你們更重要!」韋美西表示,一切的精心設計,都是要讓員工感覺自己「與眾不同」。為了協助員工敞開心胸,樂於分享,特別舉辦小天使活動,設計愛的留言版,鼓勵大家留下對彼此、對公司的愛和感動。
每次辦活動,韋美西一定刻意留下「剪影」,透過剪接、配樂,留下快樂鏡頭。她強調,員工在活動當下都很快樂,但事過境遷就忘了,所以要把握機會,多放影片,讓員工重溫「快樂」回憶。
透過這些活動設計,台灣應材在組織變革的第一年,順利協助員工走過低潮,重新抓回個人的價值。
第二年,為了進一步團結員工,全公司拉到龍潭渴望園區,一起找尋心目中的「寶藏」,雖然是一場體驗遊戲、寶藏不過是一張點數,但每一份寶藏都獨具意義,且透過團康互動,重新建立有默契的工作團隊。
2005年,組織變革的第三年,正式邁入實行階段。「就去做吧!」韋美西說,經過兩年醞釀,無論是公司氣氛、團隊文化或組織目標,都已經趨於成熟,人力資源部門也從台前漸漸退到幕後。
因此,第三年不再由人資部門用力推行,而是希望每一部門、甚至每一個人,都可以認清人資創新的意義,齊心努力。公司也鼓勵工程師輪調到人資部門,人資部門目前10%的員工曾任工程師,因此更能親身體會員工的需求。
經過三年努力,2004年員工滿意度大幅提升11%。韋美西相當滿意,回顧這一段時間的辛苦,她仍舊一句老話:「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快樂帶給大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