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彰顯企業與管理的價值

■ 劉金標
台灣工業化之初,各行各業大都從原廠委託製造(OEM)做起,幾十年來成功創造了經濟奇蹟。而今時移勢變,在全球化浪潮下,很多產業進入微利時代,業界普遍體認到必須轉型升級,朝創新產品、提高附加價值及全方位經營,但缺乏自有品牌和行銷通路是主要的瓶頸與障礙。
巨大機械自創「捷安特」(GIANT)品牌,經過多年努力,幸運成為全球自行車名牌,建構完整的行銷通路,受到社會肯定。經濟日報資深記者魏錫鈴先生,長期採訪公司及經營團隊,對我們成長的事蹟深入了解,最近將巨大發展經驗著書《騎上峰頂》,與各界分享。
閱讀《騎上峰頂》書稿,我發現確實是本完整呈現巨大成長歷程的佳作,包括不同階段的決策及理念和環境,原已遺忘或不為人知的諸多往事,又躍然紙上,令人記憶猶新。
巨大草創時期資源短缺、經營困窘,創業團隊始終懷抱遠大理想、堅持信念。18年,巨大踏上自創品牌(OBM)的不歸路,艱辛備嘗後終能獲致成果。從各章節回顧創業的苦與樂,感觸良多,數度濕了眼眶。
《騎上峰頂》剖析巨大由小企業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公司,文筆流暢、深入淺出,錫鈴兄用心之深令人感佩。書中引用相關的成功案例頗為貼切,對從事企業經營管理者,應有參考啟迪之效。
企業經營必須不斷創新挑戰、追求卓越,而自創品牌之可貴在能自主經營。巨大在Racing to the Top(騎上峰頂)過程中,每當達成階段性目標時,又會發現另一個機會與挑戰,不斷激發成長動力,這也是本書付梓的深層意義。
(作者是巨大機械公司董事長,精彩摘要見A16副刊企管)
【2004/12/20 經濟日報】

騎上峰頂》捷安特與劉金標傳奇(上)
■ 魏錫鈴從一個門外漢,經歷無數的汗水、淚水,才逐步將巨大機械茁壯為台灣最大、全球第一的自行車公司,自創的捷安特品牌也躍登世界名牌之列……
1934年7月出生的劉金標,到1972年,未滿39歲、正當接近不惑的青壯年紀。那年,對他的事業、後半生,乃至於台灣的自行車產業發展,都是關鍵的一年;因為全球最大自行車公司由此創育,且將台灣的品牌帶向世界。
其實,劉金標從高工畢業,踏出校門第一個20年,前後做過幾個工作、投資一些事業,但還沒有繳出真正的好成績。
劉金標生於台中縣沙鹿鎮的商業世家,出社會後,他先到父親參與投資的大裕產業上班,前後大約有七年的時間,當過廠長。離開大裕,他投資螺絲釘、碳酸鈣、電解(馬口鐵)、木箱事業,亦賣過從日本輸入的魚精(魚飼料)等產品,但成績不盡理想。後來,在龍井海邊全力投入養鰻事業,不意1969年的中秋節前後,艾爾西及芙勞西颱風接連來襲,堤防沖毀、海水倒灌,他的養殖池連同鰻魚大量流失,損失不貲。
養殖生意 付諸東流
颱風夜,劉金標在狂風暴雨中開車逃離養殖池,回到沙鹿家中,全身幾近癱瘓地呆坐在沙發上,幾乎失去了知覺,心裡直吶喊:「這次,被天公倒去了!」他說,那次實在賠得很慘,家當幾乎都快賠光了。
龍井養鰻事業結束後,劉金標想養鰻賺的也是「天公錢」,看天吃飯的風險很大,加上已沒有多少資金,心灰意冷的他並不想再碰鰻魚。有一天,朋友看他內行,力勸再養終會有收成,並開出「你專心養殖,我來負責資金」的條件。幾經考慮,基於「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的意念,劉金標為了爭一口氣而接受,轉往清水(離海邊遠些)繼續養鰻生涯。
劉金標回憶,自己年輕時有點天賦,很會找好的時點(timing)做生意,如賣魚精、養鰻都是。或許是年少輕狂,「沒定性」,喜歡玩新的,平均兩、三年就換一個工作或事業;那段期間,實在談不上什麼成就,大抵是有賺有賠的情況。
人生與事業轉捩點
不過,投資、經營的幾家事業,並沒有任何一家是倒閉的,而且除了養鰻外,都是劉金標自己不想玩了才結束掉。但在養鰻歲月中,颱風卻差點將他擊倒。
1972年,出現了轉捩點。那年初秋,劉金標與幾位朋友在台中聚餐時,彼此交換意見,討論當下可從事的事業。有人提及美國正以有益健康等理由,大力推廣民眾騎乘自行車,市場需求強勁,自行車外銷的情況很不錯,建議在場的人不妨一試。
就這樣,「咱來做鐵馬」,成為那次餐會的結論。
沒多久,在好友卓文川的穿針引線下,很快找齊沙鹿與大甲地區對自行車有興趣和高度期待的十個人,大夥兒充滿信心,共同集資400萬元,成立「巨大機械工業公司」,由經營瓦斯生意的王邦科擔任董事長,劉金標為總經理,葉博敦則擔任廠長。
由於出資者都是門外漢,欠缺自行車產銷相關經驗,學機械的劉金標特別透過關係,前往日本川村會社觀摩,學習生產自行車之道,並帶回一些基本的概念。
創立之初,巨大工廠就設在大甲市區的文曲路巷子裡,基地1,700多坪,第二年春天完工,雇用了30幾名員工,準備放手一搏。
公司為何取名「巨大機械」?原來,自1969年台中金龍少棒隊在美國威廉波特拿到世界少棒賽冠軍後,舉國一片棒球熱,1971年台南巨人隊再度抱回冠軍盃。巨大股東們交換意見後,想借用巨人隊的佳績和響亮名號,以「巨人工業」申辦公司登記;嗣因有人已經捷足先登,考量準備設廠大甲及吉利的筆畫數,因而改為「巨大機械工業」。
當時,美國介入越戰,打得如火如荼,而台灣的工業基礎初具,紡織品、鞋類等產品出口暢旺,劉金標等人一起創業,本來有趕搭外銷列車的期待。但是,這家小型自行車廠,後來歷經了艱苦的成長過程。創業者和員工流下無數的汗水、淚水,與寶貴的青春歲月,才逐步茁壯為台灣最大、全球第一的自行車公司,而自創的捷安特品牌也躍登世界名牌之列。
創業成功後,劉金標常有機會接受媒體訪問或發表演講,對於早年的經歷,仍直言投入自行車業之前,做過的幾個工作或事業都不太順利,總以「積極、衝力足,但毅力不夠」形容自己。「直到進入自行車業,我才開始變得有毅力。」至此,劉金標停止驛動的心。
艱苦的創業歷程
起初,劉金標曾以為製造自行車應該很容易,只要把輪圈、輪胎、手把、座墊、車架及腳踏板等組裝起來就行了,而且還在清水養鰻,投資巨大也是基於股東間曾有「8點上班,到工廠看看、蓋蓋章,10點大概就可以離開,再去看鰻池」的默契,他對新事業並不認為會有太大壓力。做了以後,才知道「鐵馬」這個行業很不容易玩呢!即使當時已有多年的社會歷練,一頭栽進自行車領域,仍有完全不同的體悟。
台灣自行車業1950年代初期開始起步,有大東工業、伍順自行車等四家大廠及數十家中小型廠,但1960年代先後歇業或結束,淘汰逾半;至1970年代,美國興起自行車熱潮,又帶動新一波投資風。
劉金標投入自行車業,才驚覺不妙;分析原因,主要是草創時期的巨大,還買不起國外較精密的機械,技術也僅在摸索階段,有些機器還須一面做一面改良。
其次,政府尚未訂定國家標準(CNS),零組件廠商生產的產品規格互異,輪圈與輪胎、螺絲與螺帽等往往搭不起來,配合不良的話,很難組裝得好。加以當年台灣產品的形象,在部分廠商「撈一票」、不顧品質的搶單出口後,已讓國外客戶不敢恭維,巨大開工方始發覺難題多多。早期,向設在嘉義的遠東機械購買輪圈時,遠東董事長莊俊銘亦認為經營自行車業相當難,曾婉言勸他要小心審慎。
巨大建廠完成,生產的第一批自行車只有150台,不過,當年員工如同雜牌軍,「竹篙鬥菜刀」就上場了。大家高興的裝配好以後,卻發現車子「哩哩落落」,品質實在不行,無法交貨而棄置一旁。
提高品質 取經日本
有了這次「出師未捷」的教訓,劉金標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品質做好才行。身為總經理,且對機器較有概念和興趣,他再度前往日本取經,抱回厚厚一大本紅色封面的《日本工業標準》 (JIS),心情是如獲至寶,希望能夠藉此改進品質,達到起碼的水準。
1973年爆發第一次能源危機,油價每桶自2美元左右暴漲至10美元上下,很多產業飽受衝擊。
時值巨大創業第二年,全球經濟環境呈現山雨欲來之勢。巨大那年僅僅賣出1,821台自行車,員工在工廠等待的時間,常常多過上線生產,可說是慘澹的開始。雖然實績很不理想,巨大股東及幹部以初生之犢,依舊對後市深具信心,持續致力提升產品的品質和開發,企圖心十分旺盛。
劉金標也向投資請他養鰻的朋友說明,必須全心投入巨大,無法再兼顧養鰻事業了。二度赴日看過自行車廠生產流程,對組裝成車有進一步認識,回到大甲後,劉金標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如何把品質做好,經常帶著那一大本《日本工業標準》資料,認真向零件廠商解說規格標準、灌輸品質觀念。
只是,那時的零件廠配合度並不高,巨大的訂單、採購量又少,俗謂「人微言輕」,做起來真的是事倍功半。在與零件廠的溝通、協調中,有人認為他講得很有道理,產品拿出來與《日本工業標準》比較,尺寸確實不符,而給予相當支持;也有人批評他講得口沫橫飛,卻買不了多少零件,讓劉金標碰了釘子。
(本文摘自聯經出版的《騎上峰頂 》)
【2004/12/2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