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孫震】
台灣近年內需疲軟,靠出超擴大維持經濟成長,很多人引以為憂。有人對貿易和經濟成長之間的關係有簡化的看法,這些看法如錯誤應用到國家政策上,後果堪慮,所以我想藉這篇短文談一談。
貿易和經濟成長的關係可從需要面看,也可從供給面看。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以前的重商主義(Mercantilism)主張用國家力量追求出超,因為出超可以獲得貴金屬,使國家富強。史密斯反對重商主義政策,他的《國富論》開宗明義就說,一國每年的勞動量是供應該國生活所需全部必需品與便利品之根源。這是國內或國民生產毛額(GDP或GNP)最早的概念。他接著說勞動生產力的提高靠分工與專業,這是經濟成長最早的概念。在他之後,李嘉圖(David Ricardo〉提出「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學說,認為兩國各自生產其最具比較利益的產品,互相貿易,彼此都得到利益。
重商主義是需要面理論,史密斯以來的英國古典經濟學派是供給面理論。大致需要面理論主張政府干涉,形成貿易順差,以創造就業與所得。供給面理論主張自由貿易,經由國際分工、市場擴大、規模經濟與競爭,以提高生產力。
到了20世紀30年代,凱因斯(John M. Keynes)在他的《就業、利息與貨幣一般理論》中為重商主義政策辯護。凱因斯指出,出超使外匯增加,因而貨幣供給增加,利率下降,投資增加,投資增加和出超增加都使總需要增加,故GDP和就業增加。凱因斯的有效需要理論引領世界經濟思潮、影響各國經濟政策幾乎半世紀,但他的理論是短期理論,是就業理論而非成長理論。貨幣數量增加會使物價上漲,故實質利率未必下降,名目利率反而上升;貨幣數量增加如產生理性預期(rational expecta-tion)更是如此。而出超擴大使外匯準備不斷累積,(1)有導致物價膨脹(price inflation)和資產膨脹(asset inflation)的壓力;(2)以本國之產品供外國使用,換取就業增加,但損失經濟福利;(3)累積之外匯過多,如不能善加利用,反而成為潛在的災害,中國大陸目前有1兆4,000餘億美元的外匯準備,其中七成為美元資產,面臨貶值危機,即為一例。
在長期中,對外貿易的利益在於參與貿易的國家分工專業,各自生產本國最具優勢的產品,使勞動生產力達到最高,換取外國生產最具優勢的產品,使人民可獲致的經濟福利達到最大。出口不但使市場擴大,產生規模經濟,而且必須面臨國際競爭,二者都使生產力提高,成本降低。在對外貿易中,進口的利益往往為人忽略。進口國外較具優勢的產品,(1)有利於國內物價與工資穩定,〈2〉引進競爭有助於國內產業之效率提高與產業升級,〈3〉低廉先進之機器設備、零組件與其他中間產品之進口,使國內之生產力提高,成本降低,更增加本國出口產業的優勢。
這一切貿易理論的基本內含,戰後在凱因斯理論主導的經濟發展策略中,都被政府決策者和凱因斯派經濟學家所遺忘,而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凱因斯理論流行時,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成為凱因斯學派。
1960年代以來,台灣和南韓經濟發展賴以成功的「出口導向」政策,優惠出口,限制進口,其實也是重商主義和凱因斯理論的運用。進入1970年代逼近其能揮作用的極限,才逐步取消出口優惠和進口障礙,走向自由。近年拜全球化、區域化的制度改革和資訊化的科技進步之賜,東亞發展中國家區域內貿易擴大迅速,助長產業間和產業內之國際分工,成為東亞貿易發展的新型態,其實是回歸經濟思想的舊理論。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哈伯格(Arnold Harberger)說:我們應利用對外貿易,但不必堅信自由,亦不可自我設限。
(作者是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元智大學名譽講座)
【2007/12/2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