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創新平台》辦公空間變革 管理新挑戰

【經濟日報╱王美雅、陳意文】
2007年初美國柏克萊大學發行的加州管理評論(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出版特刊討論辦公空間設計(workspace design)。此舉某種程度顯示,「實體辦公空間」已經從建築、都市研究、人體工學等,逐漸進入管理領域,可望成為管理研究的新顯學。
事實上,被譽為下一代知識管理大師的戴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在最近出版的「思考型工作者」一書中提及實體辦公空間的重要性。他指稱,當代的工作環境設計應該符合5F,亦即彈性(Flexible)、樂趣(Fun)、專注(Focus)、友善(Friendly)、迅速(Fast)。
在創造力研究中,有四大影響因素經常被討論,包括個人、產品、歷程與環境。不過,過去強調的「創造力環境」,多以「軟體」而非「硬體」為主。舉例來說,哈佛商學院教授艾瑪柏(Teresa M. Amabile)就曾歸納六大項有利於創造力的組織環境因素,包括組織鼓勵創新、直屬主管鼓勵創新、工作團隊支持、給予員工足夠資源進行創新、具挑戰性的工作與自由。
然而,軟體因素固然重要,若沒有實體環境促成,亦不容易發生創意。本研究團隊過去三年曾走訪歐洲與澳紐等地,拜會各類創新園區、創新育成中心、大學與未來研究機構,結果發現這些創新機構的辦公室空間設計有許多共同點,並有以下特色:
一、兼具創意所需的開放與隱密
多元知識的碰撞是創意的重要來源,然而,在創造的過程中,創造者仍需要相當的專注才能真正完成創意。為了兼具開放與隱密,可以看到許多設計的巧思,諸如採用透明隔間製造似有若無的距離,或藉由盆栽、房間造型等安排出許多開放空間中的隱密小角落。
二、刻意經營各種互動機會,讓碰撞延伸為深談
在人潮處設置各種可以坐著討論的小空間,使得偶遇可以演變成為深談。
三、各種容易動手參與展示的設計,營造可以動手實驗的空間
影像化和實體化是促成創意的好方法,設計一個容易動手實驗的環境對於創意非常重要。
四、有限空間的彈性運用
多功能設計、減少固定隔間裝置、善用開放空間是近來建築設計的主要重點。在國外經常看到挑高的大廳、樓梯間這類開放空間,被大量做為演講或聚會的空間,吸引往來群眾的注意,以便隨時加入。
五、有趣與生活化的展示,引發討論的可能性
在周邊刻意變換與安排各種有趣擺飾,吸引人們留駐並引發討論。
六、大量運用明亮顏色、後現代風格,突顯創意與未來氛圍
紅、黃、藍、綠這類強烈的色彩與後現代設計風格,如外露的鋼管、金屬與玻璃材質,在創意空間中被大量使用。
七、運用科技、融合自然、彰顯在地特色
隨著科技發展,各種新興展示科技被大量運用在室內與戶外,以達到溝通效果;此外,在運用科技的同時,如何與自然融合、彰顯在地環境特色,也是各機構展現創意之處。
隨著資訊科技進步,移動辦公室(mobile office)威脅著將取代實體辦公空間;只要有一台手提電腦加上手機與網路,任何地點都可能成為辦公室。正因如此,今日,實體辦公空間更須扮演重要的創意平台角色,而非僅是一個辦公桌、置物櫃與電話線的組合。如何藉由創新的空間設計,提供一個連結各類創新角色、促進多元知識交流、實驗與專注工作的創意空間,將是未來管理者的新挑戰。
(作者是世新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暨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經濟部技術處產業創新能耐平台計畫分項主持人、政大產業創新能耐平台計畫專案經理)
【2007/12/2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