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張乃文】
1950年代,為了解決財務問題的史丹佛大學將部分校地出借,作為科技公司創業的基地,因而播下了矽谷的成長種子。歷經40年,矽谷從當年一片農地,蛻變為全球的科技重鎮,成帶動科技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帶著朝聖的心情,我們步入了矽谷。不同於台灣由政府規劃的半導體產業群聚,從惠普的第一個聲頻震盪器,到蘋果的麥金塔電腦,這些車庫創業的例子,在在凸顯創業精神,造就了矽谷成為科技聖地;甲骨文、英特爾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科技公司,則訴說著矽谷的歷史。
走過矽谷,來到了娛樂首都洛杉磯。19世紀末,石油開採帶動洛杉磯的崛起,迅速躍為美西第一大城。由於洛杉磯全年少雨且終年不雪,再加上環山繞海的地理環境,電影工業在好萊塢一帶落地生根,形成主要的經濟體系。
洛杉磯贏得娛樂首都的封號,除了歸因於優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電影產業,多元種族融合所產生的豐富音樂形態,以及各種電影、音樂相關的建築設施、戶外空間以及表演藝術等因應而生,在在將洛杉磯包裝成為名副其實的娛樂首都。座落在好萊塢大道上的中國戲院、星光大道、柯達劇院、街頭藝人等,已成為洛杉磯的註冊商標。
在洛杉磯,可以充分感受到創意所帶來的商機。不管是當初由施工意外發展成觀光景點的中國戲院,或者是街上模仿電影角色以供拍照留念的街頭藝人,甚至是政府為了提升好萊塢形象所鋪設的星光大道,以及本身即為藝術作品的迪士尼演奏廳,都以豐富的歷史背景加上多元的文化及音樂內涵,讓洛杉磯以娛樂首都的名號享譽國際。
從農地到科技聖地,其間需要的不僅是創業精神以及創業者的熱情,當初將農地規畫租用給科技公司的創新想法,才得以使矽谷成為如今的產業群聚。
同樣的,電影產業也無法撐起娛樂首都,而是有系統的組合、包裝電影周邊設施,才讓洛杉磯享有娛樂之都的盛名。
走過矽谷,我們來到娛樂首都,小小的創新即能改變都市的發展方向。下次,我們哪個地方見?
(作者是政大科管研究所研究生)
【2007/12/2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