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蕭富峰】
繼outsourcing(外包)、offsourcing(把工作外包到國外)之後,在Web 2.0網路時代,愈來愈多企業開始採用crowdsourcing(把工作外包給大眾)的作法,邀請大家集思廣益、共襄盛舉,以蒐集更多的消費者意見與資訊,更加貼近消費者。
也就是說,組織透過某種機制,巧妙地將某些原本應由自己完成的工作外包給不特定的大眾,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意見與想法,然後,集結眾人的智慧結晶,作為行銷決策與相關運作的重要參考。
雅虎的音樂評分、Google的網路評比、MySpace的同好名單、雅虎奇摩的知識+、Netflix(知名的網路錄影帶出租店)的觀眾影評、Amazon的讀者書評、維基百科(Wikipedia)的網友共襄盛舉、YouTube網站上由各地使用者上傳的vlog、eBay的網拍交易與評分機制、知名的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乃至於邀請消費者共同參與新產品的創意發想等,都是「眾包」的明顯例子。
在Web 2.0時代,網路造就了大規模的志願工作者與分享者,並形成一個「同好生產(peer pro-duction)」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組織將原本得付錢雇人做的事,「外包」給使用者,他們沒有領半毛錢,或者頂多只領不成比例的微薄報償,卻做得興高采烈。
分享 表達 贏得尊敬
為什麼會有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願意無怨無悔地接受組織的「外包」呢?他們的動機不一而足,包括表達自我、興趣、分享、利他及展現自我價值等。哥倫比亞大學教授Tim Wu稱此為曝光文化(exposure culture),追求曝光、引人注意是唯一目的。有人則以「沽名釣譽」來解釋這樣的行為,例如在雅虎奇摩知識+累積的點數,就代表一種「名譽」,名譽可由所獲得的注目度來加以衡量,而且可以進一步轉換成其他有價值的事物,例如工作、觀眾、知名度、受人尊敬及其他有利可圖的事物等。
有人則從「給予型經濟(gift economy)」的角度來解釋,認為分享、參與、連結是Web2.0時代的基本精神,透過分享與給予,人們得到了成就感與樂趣,並覺得「施比受更有福」,因而樂在其中。
2000年,OhmyNews在南韓所掀起的「市民記者」現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OhmyNews約有50位專業記者和編輯,負責篩選、整理、補充由4萬多位業餘者(從小學生到大學教授都有)所寫的新聞稿。這些業餘人士每天供應150到200則報導,占OhmyNews內容三分之二以上,但他們的報酬卻非常微薄,就算報導登上頭版(只有很小部分的報導有此機會),作者也只能獲得約20美元報酬。即使如此,業餘人士依然供稿熱情不減,該網站創辦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寫報導是為了改變世界,而不是為了賺錢。」
參與 發聲 捍衛權益
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消費者所關切的焦點,從原先致力於捍衛本身權益的「消費者主義(consumerism)」,逐漸轉移到主動出擊的「參與式生產者主義(participative producerism)」。消費者逐漸脫離往昔只能被動接受廠商所設定好的產品與場景,並按照廠商所編的劇本走,而是藉由主動參與及發聲,企圖影響廠商的運作方式,並讓自己從單純的消費者,變身為兼具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角色(prosumer;producer+con-sumer)。
維基百科(Wikipedia)可說是解說這種現象的最佳範例之一。2001年成立的維基百科,是由無數人共同參與的大型寫作計畫,秉持著人人皆可「發表、註解、分享、檢驗及參與編撰」的精神,它以簡易的使用介面,吸納全球無數網友成為自發性的超級編輯群,短短數年內累積出數百萬篇文章(每天平均還以增加1,700篇新文的速度持續擴張中),並成為網路世界最大的資料庫,精確度更媲美大英百科。由此可見,在Web 2.0時代,所謂的「集體創作(wiki)」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美國Current TV是另一個例子。該電視台所播放的內容大部分都由觀眾提供與票選決定,透過電視台的網站,觀眾可以自製和上傳5分鐘長的節目,上網民眾可以提供意見,並投票選出電視台播放的影片。萊雅化妝品公司2006年與該電視台合作,徵求民眾自製一支30秒的電視廣告,獲得第一名的民眾獲頒1,000美元獎金。此舉不但讓萊雅省下大筆製作費(請廣告公司製作,費用可能高達16萬美元),更加入了從消費者角度看產品的新鮮元素。
鮮活 點子 腦力激盪
2006年7月,IBM舉辦一場大型的腦力激盪活動,邀請員工、家屬及客戶共襄盛舉,針對公司所規畫的四大主題提出創新想法,並打算投入1億美元,推行蒐集到的可行點子。結果,在規定的72小時內,便激盪出3.7萬個點子,之後,公司邀請參與的14萬人一起票選最具潛力的點子,再由高階主管從名列前茅的點子中,挑選出具有推行價值的新點子。
即使是新產品研發上,企業也愈來愈借重消費者的集體智慧,例如:飛雅特為了測試新款Punto車系的設計概念,邀請潛在顧客到飛雅特網站選出他們喜歡的產品特點,結果超過3,000人參與這項測試。從潛在顧客的好惡中,飛雅特得到了寶貴的訊息,也更深入瞭解顧客的想法,透過這種低成本、高回饋的網路操作,消費者也得以參與設計出他們真正想要的車子。
(作者是輔大廣告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2006/12/2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