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編輯檯觀點》秦始皇與全球化

【經濟日報/陳澄和】
「中國的興起」是近十年來在全球政治、財經舞台持續上演的連續劇,上周四(21日)這齣戲由「秦始皇」領軍,浩浩蕩蕩地登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舞台,但以音樂一統天下的局面並未產生,反倒更加凸顯東西文化的難以融合。
21日首演的譚盾歌劇「秦始皇」,可說是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歷來最豪華的製作,動用的資源與享受的禮遇都極其罕見。大都會歌劇院早在1996年就委託旅美的中國作曲家譚盾創作歌劇,他利用周曉文導演的電影「秦頌」的故事大綱,委請以「等待」(Waiting)一書贏得1999年美國國家書卷獎的大陸旅美作家哈金編成劇本,前後耗時十年才寫出這部兩幕五景的歌劇。
歌劇的主軸敘述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命令精通樂律的幼時玩伴高漸離譜寫「秦頌」,歌頌建立秦朝的豐功偉業。高因母親遭迫害至死而抗拒,始皇愛女櫟陽公主以柔情遊說,兩人種下愛苗。但始皇將櫟陽公主許配給王賁將軍,櫟陽後來自殺殉情,高漸離也在曲成之後咬舌自盡。始皇最終登基時,仍必須孤單面對自己野心造成的災難。
從故事梗概看起來,全劇以「統一的音樂」為訴求主題,再穿插暴君野心、君臣恩怨、愛情、親情衝突等人性刻劃,戲劇張力十足,結構上明顯有浦契尼最後歌劇「杜蘭朵」(Tu-randot)與穆梭斯基(Mussorgsky)傑作「波利斯哥杜諾夫」(Boris Godunov)的影子。
事實上,樂評家也不斷提及「杜蘭朵」。因為「杜蘭朵」不僅是以中國為背景的歌劇中最知名的一部,也幾乎是最後一部能夠雅俗共賞並廣為流傳的西方歌劇,是一個輝煌時代結束的象徵。
很多人可能也因此私下寄望,在中國興起的浪潮推波助瀾下,一部由中國作曲家譜寫的統一中國歌劇,或許真能振衰起蔽,為逐漸凋零的西方歌劇注入活水,就像國際財經舞台上不斷演出的中國成功故事一樣。
不幸的是,「秦始皇」和「杜蘭朵」的相似處也僅止於故事背景的國籍,除此之外,中國人寫的中國歌劇和義大利人寫的中國題材歌劇,根本是南轅北轍,風馬牛不相及,特別是還以英文演唱,而且秦始皇是西班牙人時。
譚盾接受彭博資訊的樂評家希費帝訪問時說,歌劇的重心聚焦在秦始皇想以音樂統一人心的企圖。他在統一中國的文字與度量衡後,想創造統一的頌歌,讓舉國民眾一起稱頌。譚盾在回答融合東西音樂要素的問題時,強調他的地圖中沒有東西之分,一切都是顏色,他希望把東方與西方揉合成一個顏色。因為他生長在一個充滿神怪傳奇的湖南鄉村,他可以在水、岩石、與樹林中聽到有機的聲響,並試著把這些捕捉到音樂裡面。
問題是對於西方的聽眾來說,至少在此刻,他的岩石恐怕還是岩石,沒有變成音樂,足夠讓眾多參不透其中奧妙的聽眾撞牆。一位樂評指出,譚盾的音樂中有豐富的氣氛,卻沒有太多的實質,原因是鬆散的中國戲曲法則與義大利寫實歌劇的元素格格不入,兩種文化形式的衝突不僅出現在表面,也存於於內涵。
甚至擔綱演唱秦始皇的著名男高音多明哥,也不時顯露摸索、掙扎的困惑表情。紐約時報的樂評托瑪齊尼就語帶挖苦地說,「66歲的多明哥唱得雄渾、宏亮,但此時他在台上的最好朋友,似乎就屬經驗老到的提詞員Donna Racik了。」言下之意就是說,如果沒有觀眾看不到的提詞員不時讓他看大字報,告訴他接下去該唱什麼,他恐怕很難順利登上他的皇帝寶座。
一次的挫折並不代表永無翻身之日,如今被視為不朽傑作的威爾第「茶女」或浦契尼「蝴蝶夫人」,當年首演之時也都被罵得體無完膚。大都會花200萬美元巨資製作的的「秦始皇」,至少還贏得禮貌性的掌聲,商業上也相當成功,一直延續到1月底的十幾場座位都已售罄。
只是,商業上的成功並不代表文化上的成就,財經市場的全球化,也不意味文化的鴻溝可以就此輕易跨越。
(作者是經濟日報國外組主任)
【2006/12/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