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楊雅惠談創意》只差三小時

【經濟日報/楊雅惠】
三小時!只差三小時而已!電話發明人貝爾(Bell Alexander Gra-ham)差一點就喪失了建立他的電話王國的機會。
貝爾發明電話,於1876年2月提出專利。當天另有一位發明人葛雷也提出申請,其主要構想與貝爾接近,但是慢了三小時。不管當時落後的葛雷如何懊惱,氣得跺腳嘆息不已,就是改不了那一紙專利權所有者的名字,那次決定命運的三小時。
就這樣,貝爾不但為他個人贏得種種名利,數年內搖身一變而成巨富,且榮獲海德堡、哈佛、牛津等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不斷突破原有之限制。研發的價值,端靠領先來爭取。研發的創意,須不停地在生活中擷取。
貝爾的創意,源自其家族長期從事聾啞教育,一直對如何發聲問題頗為關注,他說:「我要讓鐵片與鐵片講話。」推廣之初,1877年費城所舉辦的紀念美國獨立百年之博覽會上,評審原只視將之視為玩具而不屑一顧,所幸古巴國王到場,他原即贊許貝爾的聾啞教育,此次好奇地走近,把受話機壓在耳上,聽到貝爾講了一句莎士比亞劇作「哈姆雷特」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讓巴西國王一驚,引起眾人注目,也終取得博覽會金牌。
古人無緣享受電話之便利,中外皆然。唐代王昌齡的「閨怨」一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描述夫婿赴京趕考,一去久無音訊,讓閨中怨婦望穿秋水長嘆。宋朝李之儀的詩句:「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若在今日,可透過手機視訊,隨時看到對方影像,不必遠隔兩地相思。
「貝爾摧毀了空間與時間,讓人類有更密切的聯繫。」這是貝爾的好友發明家愛迪生所作之註解。天涯若比鄰,大洋一線牽。科技對生活的改變力量之大,如此巨大。
推動研究發展的國家,無不強調智慧財產權之保護,誰先登記,誰便獲得運用之權力,禁絕仿冒者剝奪其運用的機會。如此維護發明者殫心竭慮所付出的心血,更可激奮發明之創意,而且是加速的努力。
世界首富比爾蓋玆(Bill Gates),這位世界首屈一指的電腦王國鉅子,不願耗時蟄伏校園,竟大膽捨棄了哈佛大學學位,快速投入電腦世界。即使在他搶得電腦霸主,穩坐電腦王國寶座之後,在競爭對手環伺之下,仍不斷研發,持續推出新的產品,替換自己的原有商品。比爾蓋玆認為:「產品遲早會被淘汰,與其讓他人替代,不如由自己來,否則市場便要旁落了。」這樣的危機意識,這樣的積極作風,乃是充分領略到科技研發工作之刻不容緩,不能不隨時保持領先。
台灣已往並不重視智慧財產權,不少中小企業以仿冒方式賺取利益。近年來,在國際督促下,仿冒風氣已有若干改進。由近年來國際競爭力的評比上看來,台灣的科技項目,乃屬名列前矛。
2006年台灣經濟成長數據,便顯示出科技產業的重要性。雖然國內需求不振,投資意願低落,仍見總體經濟成長率比去年為高,主要原因是出口昌旺,其中出口係數最高者,乃是資訊電子業等科技產業。科技是當今台灣的競爭優勢,是台灣經濟邁向遠景的重要本錢。
科技產業靠研發,研發優勢靠領先。時空不等待延宕,我們須隨時擷取創意,隨時保持科技的領先,才能隨時維持優勢。
(作者是中華經濟研究院財經策略中心主任,專長貨幣理論、金融制度、產業金融)
【2006/12/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