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徐莉玲】
這些年,許多企業將事業重心移到中國,上百萬的台灣產業菁英移居大陸。
雖然這是大勢所趨,但台灣的前途在哪裡?已經是人人心頭的痛。
20世紀末,台灣創業家以勤奮、服務精神,成為世界的「製造業王國」。鼎盛的時候,全世界每五個人的腳上穿著一雙台灣產的鞋、每兩個新生兒就有一人玩過台灣產的填充玩具、每十部筆記型電腦中有七部是「MIT」。
但如今,所謂的「金磚四國」或「新金磚十一國」,向世界源源不斷輸出低廉的勞動力,台灣已經失去從前做為製造業基地的優勢。
1970後出生的台灣新生世代,成長於解嚴後的開放氣氛中;他們心所嚮往的,已不再是製造業時代紀律嚴明的格式化職場人生。人才的價值觀改變,台灣更因此失去成為製造業基地所依賴的產業大軍。
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一個悲觀的年代;但眼前的產業轉折,卻更可能是一個充滿機會的開始。
一個國家或區域經濟的演變成長軌跡,從來不是平順向上的直線;它在每一段中長期的繁榮之後,都會經歷震盪調整。
這是社會舊典範價值掙扎適應新環境的過程,準備發展新典範、尋找新驅動力量的開始。台灣,正躊躇在這樣的機會轉折上。
台灣擁有機會,但也必須警惕:當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再是「集體的」「紀律的」「追隨的」的製造型價值,而是「個性的」「創意的」「創造的」文化型價值,從創業家、管理者、工作者,到支援的會計師、律師甚至服務人民的政府機構、民間非營利組織,都將捲入一場文化的變遷之中。
台灣未來經濟的振興,必須經由更多「創意者」取代過去的「跟隨者」。「創意者」的養成,將形成新的學習需求;主動感受到這股潮流的民眾,會帶動的是一波自主的、終身的學習潮。
新時代的工作者需要視野與視界的啟蒙,必須積極地「見識」舊有生活框架之外的新世界,例如開啟藝術的鑑賞、文化的品味、世界風格的感知。
而每個人自我的發現與開展,是未來人才的重要價值,但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始終沒有為學生創造這樣的學習機會,只是不斷設定「集體目標」、抹去個性的差異,只為能儲備製造業所需、嚴守紀律的生產大軍。
全球化為全球消費社會帶來日新月異的風格,創造無數新商品與新服務,促成激烈的競爭。商品或服務的生命周期縮短,對「創新」的要求程度相對大幅提高,凸顯出傳統專才式教育訓練方式的有限性。跨界學習、不斷地學習,因此成為未來工作者的必要生存法則。
經歷過去對於製造技術、管理能力著迷的歲月,台灣正站在新的制高點上。回顧過去,眼前陌生的時代難免令人憂慮;但深思未來,眼前錯綜複雜的新競爭關係,卻處處有新的機會。處在憂慮與希望之間,唯有每個人的學習動力,足以推動台灣邁向下一個繁榮。
(作者是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
【2006/12/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