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日 星期日

富翁比捐款 也比成效

【經濟日報/楊嘉凱】
十年前,媒體大亨特納(Ted Turner)曾抱怨富比士雜誌(Forbes)400大富翁排行榜造成富翁墮落。他認為這群最有錢的美國人不願捐款原因是他們怕捐款會導致資產減少,拉低富翁榜上的排名。特納希望這些富翁應該比別人捐出更多錢,而且他言行一致,捐了10億美元支持聯合國。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韋斯伯格(Jacob Weisberg)指出,從近期慈善捐款的規模和企圖心來看,特納的希望實現了。美國線上公司(AOL)創辦人凱斯(Steve Case)日前在阿肯色州小岩城舉辦的一項「慈善創新」會議上說,現在的非營利團體間競爭變得比企業競爭「激烈多了」,億萬富翁爭相捐款比的不只金額大小,還要比他們有效解決問題能力。
凱斯自豪地指出,在他的基金會支持的計畫裡,每人只需6塊美元,採用以兒童邊玩耍邊驅動的幫浦就能讓一個非洲的村莊有乾淨的水。維京集團(Virgin)董事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也許可以想出種樹的方法,只要4美元就能達到相同的效果。相較於比誰的私人遊艇最長,這種競爭確實值得喝采。
現代慈善家不喜歡慈善事業這個詞,他們覺得含有創業精神的社會投資(Social Investment)這個詞比較貼切。慈善界的新潮流講究的是全球趴趴走,而不局限於地方;成立新計畫,而非援用舊體制;針對最貧窮的國家和人民,而非相對貧窮。事實上,這類慈善作為都有很大的個人表達空間,因此成功的企業家在捐款時,也展現與他們在創業累積財富時相同的個性。
蓋茲的蓋茲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資產300億美元,深受蓋茲(Bill Gates)的理念和興趣影響,專注在全球健康,因而投入研發出疫苗和疾病治療方法。蓋茲基金會對抗瘧疾就像打擊對手蘋果電腦一樣,全力摧毀,毫不手軟。微軟早期避免變成IBM,蓋茲基金會也不想變成像福特基金會,成為另一個官僚化的大組織。
慈善界新秀Google.org只有10億美元,行善能力可能不及蓋茲基金會,但和Google一樣,Google.org嘗試改變慈善遊戲規則,例如宣布將從營利而不是非營利事業的角度,研發每加侖汽油可跑500哩的汽車
Google共同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宣稱,Google.org是他對科技的熱愛和全球Google.org網站支持者的開放式合作。他不覺得能獲利的慈善業,和對社會有貢獻的科技業有什麼明顯的差別。
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把賺的錢大把捐出去。他的投資模式就是尋找價值,僱用有能力的人和長期投資。巴菲特把他財富捐給蓋茲基金會時,也符合他投資手法。巴菲特不愛慕虛榮,捐款時他注意的是選擇市場領導者,因為唯有市場領導者才能獲得最高的報酬。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身上。柯林頓像什麼都懂的慈善家,他希望自己無所不通,可以解決世上所有問題。柯林頓目前參予的計畫涵蓋愛滋病、氣候變化、過胖兒、城市事業、大海嘯救援和颶風災後復原等項目。和擔任美國三軍統帥時一樣,慈善家柯林頓試著完成他人所不及的項目,可以預期他會遭遇許多挫敗,但一定也會有了不起的成就。
(取材自金融時報)
【2006/12/0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