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林聰毅】 歐洲鋼鐵集團科勒斯公司(Corus)上月接受印度塔塔鋼鐵公司(Tata Steel)43億英鎊(81億美元)的併購案,使塔塔集團董事長拉丹.塔塔(Ratan Tata)在一夕之間登上全球舞台,成為國際財經新聞的焦點人物。 69歲的塔塔雖然控制220億美元的塔塔集團(Tata Group),旗下企業多達96家,產品包羅萬象,從汽車到手表、鋼鐵到肥料等,但他未列名富比世(Forbes)全球40大印度富豪,甚至不被認為是印度最有權勢的企業家,卻是印度最受尊崇的企業領導人。 如果塔塔鋼鐵順利併購在英國有2.4萬名員工的柯勒斯,將躋身全球第五大鋼鐵製造商,使塔塔實現立足印度、放眼全球的計畫。他打算在2012年退休,但接班人選目前仍混沌不明。 此外,43.5億英鎊的收購金額將是印度企業史上金額最大的併購交易,除了象徵著塔塔擔任集團董事長15年來再次改變其企業形象,也代表這位作風圓融、舉止文雅,以及生性內向的印度企業領導人,已將其戰略眼光從本國轉向全球。 塔塔是從2000年2月開始改變經營策略,當時塔塔茶葉公司(Tata Tea)以逾4億美元買下英國泰特萊茶葉公司(Tetley)。塔塔集團在2005至2006年度併購14家公司,總金額約15億美元。 塔塔日前接受專訪說:「過去我們執著在印度境內,有段時間我覺得不必要這樣。如今,集團有近三分之一的營收(約67億美元)來自海外市場。」 塔塔集團的控股公司Tata Sons董事羅斯林(Alan Rosling)說:「我認為這只是個開端,假如我們留在印度,將處於競爭劣勢。」 然而塔塔這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他在1991年接任董事長,當時旗下事業群的執行長們認為他是容易屈服讓步的人,他必須擺平這些把公司當成禁臠的領導人,並使他們心悅誠服,因此這位新董事長解雇若干執行長,包括塔塔鋼鐵的莫迪(Rusi Mody)和印度飯店(Indian Hotels)的克卡爾(Ajit Kerkar )在內。 1990年代後期,集團兩個最重要成員塔塔鋼鐵和塔塔汽車公司經歷了動盪危機,並背負鉅額債務。塔塔大力整頓塔塔鋼鐵,使它成為世界成本最低的鋼鐵製造商。他推出了印度第一輛國產汽車時Indica,使塔塔汽車起死回生,令批評者啞口無言。 在塔塔集團邁入21世紀後,塔塔把策略焦點放在四大議題,首先是使集團的營運全球化,現在他已成功做到某種程度。其次是在米塔爾(Lakshmi Mittal)今年稍早買下盧森堡阿塞洛公司(Acelor),成為世界最大鋼鐵製造商後,塔塔的第二項任務是捍衛旗下各公司以防可能的敵意併購。為嚇阻任何威脅,塔塔決定提高在大多數集團企業的持股比例。 面對國內外對手日益強勁的競爭,塔塔的第三項要務是維護集團各企業的營收與獲利。為達此目標,他別無選擇,只能採取更侵略性的策略。如今,這個曾被認為厭惡風險與作風謹慎的集團,已在決策、產品及行銷策略等方面正面迎敵。 最後,依舊單身的塔塔必須找到一名接班人。目前的人選有好幾位,包括他同父異母兄弟諾爾(Noel)在內,但這些人過去都沒有顯赫的表現。 如果塔塔無法從可能的人選挑接班人,他可能延後退休。(取材自BBC新聞網站) 【2006/12/03 經濟日報】 |
2006年12月3日 星期日
拉丹.塔塔放手併購 走向全球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