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思華
智慧資本涉及內部管理及外部評價,兩者對企業都很重要。內部管理不一定要有明確的數據,只要與同業相比,得知自己的排名;但外部評價需要明確的數據,客觀有效表達智慧資本的價值。不過,智慧資本還是一項新學說,很難有一固定模式可以評價。
產業結構策略 先占先贏
傳統策略思維是以產業結構、資源基礎思維,來分析企業的成敗關鍵。在產業結構思維方面,是以一外在分析觀點,來看產業「結構」如何影響企業績效;企業在產業之中的獨占地位,如何影響企業利潤來源。
以產業結構策略思維為例,優勢來自於獨占地位,基於卡位原理,占個好位置,先占先贏;降低同業間的競爭強度、提高進入障礙、提高對顧客的議價能力、提高對供應商的議價力量、擴大運用獨占力,從麥可波特的五力分析架構,可以更清楚了解產業內部競爭態勢。
核心資源 企業經營關鍵
在資源基礎思維方面,則是以一內在分析觀點,來分析企業的「能力」,如何決定企業存亡;企業的核心資源為何,也將成為企業經營關鍵。
至於資源基礎的策略邏輯,則認為企業是資源統治的機制、資源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資源的建構與蓄積,是企業主要經營課題。依蓋瑞‧哈默爾及普哈拉 的學說,企業應藉由核心資源,強化組織能耐,建構核心能力。
基於資源基礎觀點的策略分析模式,企業應評估現有資源,再建立發展策略,進而累積核心資源,然後再評估現有資源,形成一個循環。不過,審視核心資源的內涵,我們發現無形資產和能力(包括組織、個人能力)兩大塊,就是知識資本和智慧資本,這兩大部分是以往較少被討論的議題。
從知識載具觀點來看知識資本,知識資本可以是產權化知識(智慧財產權),如專利(科技發明、產品設計)、商標(品牌)、著作權(論文書刊、制度、軟體、資料庫、影音)、營業秘密與專門技術。
知識資本也可以是依附在人身上的知識,這些是受過訓練擁有專業技能的人力;可以是嵌入於機械的知識,如自動化、智慧型機具設備、資訊系統的有效運用;也可以是隱含於管理作業系統或社會體制中,如組織、信任氛圍、公司制度等。
策略思維 從知識基礎觀點出發
在知識經濟時代,新的策略思維是以知識基礎觀點出發,企業是知識的組合,知識不是累加效果,而是乘數效果。例如畫一張圖畫,只能賣一次,如果可以作成杯子的圖案,則可以賣很多杯子,如果成為企業識別系統(CIS)的圖案,則價值更高。換句話說,知識是可以重複使用的,知識成為商品及服務的生產要素。
傳遞價值的「載具」,是管理重點,包括知識工作者(如IC設計)、商品及服務(如IP Mall)、事業模式(如戴爾、Acer)、外部顧客(例如社群)。知識資產成為策略管理的重心。
智慧資本需要建構、蓄積及運用,也需要評量,包括獨占性、專屬性、複雜性及交互作用。其中,交互作用 (知識經濟法則)上,具有乘數擴張、報酬遞增、正向回饋等特性。
台灣智慧資本研究中心推動「智慧資本實務論壇研習」活動,其實是建構知識實務社群的過程。藉由知識實務社群,將內隱知識、外顯知識共同化、外化、結合再內化。
其成立目的有三:促進產業與學術間的知識流通、內隱知識外顯化及激發創新的知識火花。我們期望企業界人士參加這個社群,但不是由教授來公布標準答案,而是經由彼此互動,共同討論。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1985年完成《 創新和創業精神》一書,他在序言中提及為何會有這本書。彼得.杜拉克組成一個讀書會,提出理論架構,由實務業界人士提出看法,藉由理論與實務的互動,一年後,寫了這本書,成為企業人士必讀的創新經典。
智慧資本知識社群 經驗分享
台灣智慧資本研究中心擁有政大商學院和資策會組成的研究團隊,希望能與企業共組一個智慧資本知識實務社群,經由社群活動,形成一個知識創造螺旋。所謂「實務社群」,是指一群共享技術與專業的個體,自我組織成一個非正式的社會結構,藉以分享學習與實務經驗,並彼此協助解決共同利益的問題。
所謂「知識社群」,是承認一特定知識的價值,使用以該知識為核心的共同語言,並致力於再生、擴散及利用該知識,以創造更多價值,而且足以產生集體效果的行動者所組成的集合體。
台灣智慧資本研究中心期待更多對智慧資本有興趣的企業,加入知識實務社群,讓台灣的智慧資本發展向前邁進一步,也讓台灣企業均能轉化為知識型企業,提升本身的知識價值。
(本文摘自政治大學商學院院長的演講 ,李娟萍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