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7日 星期日

政大專區》卓越領導力的重要元素【2004/11/07 經濟日報】

■ 苑守慈

政大EMBA今年暑期與天下雜誌合作開設「高科技CEO領導力論壇」課程,邀請到七位國內知名高科技公司CEO,包括Accenture黎小萍、惠普何薇玲、IBM許朱勝、微軟邱麗孟、摩托羅拉孫大明、趨勢科技張明正、雅虎鄒開蓮,蒞臨演講與討論卓越領導力相關議題,並做經驗分享。課程中,政大EMBA同學熱烈地與每一位CEO互動問答,以進一步體會課程中所學的領導力理論基礎,達到理論與個案相互配合的卓越領導力探討。
此篇文章主要摘要課程中理論與個案的探討重點,解析卓越領導力的重要元素及這些元素的關連性。
效果導向
卓越領導力基本上是由兩個構面綜效而得(領導力=領導者屬性X領導力效果)。效果導向在五個特定的領域(員工、組織、公司顧客、公司夥伴、投資人)中達成績效。目前普及的領導力模型都存在一個問題,過分強調與重視領導屬性,並誤將領導者的行動當作績效。
重視某些領導者屬性當然有其重要性,但是在建立的有效領導力模型中,應同時考量可評量的結果,因為行動並不等於成就。因此,組織應該定義欲追求的績效,並確認五個領域的評量績效。
換言之,效果導向的領導者應該投資、運用並擴展組織的人力資產(人力資產=員工才能X員工奉獻度);加強組織學習、靈活反應與負責的能力,以達成窒礙無阻的合作(組織能力=學習力X速度X無界線X責任感);領導者的顧客績效在於顧客對公司產生認同感,以建立公司的資產,而非品牌知名度(顧客資產=顧客區隔X顧客價值X顧客服務與合作);運用並擴展組織的夥伴關係(夥伴資產=夥伴綜效性X夥伴關係強度);最後,在第五個領域中,領導者藉由真正改善公司的經營成果而建立股東價值(股東價值=管理成本降低X收益成長X管理資產創造)。
卓越領導力程序
發展領導力變得如此重要,在於環境要求整個企業的不同層級都需要達到效果,而不僅限於最高管理層,有力的領導成為組織成長、變革和再生的關鍵因素。卓越領導力的建立是有跡可循的,是有程序的:
一、找對的人上車,也要求不適合的人下車,以組成卓越的經營團隊,然後才釐清該把車子開往哪個方向。
如果找對了人(包含必勝的決心、創新的思考、達成目標的堅持、快速執行的能力、團隊精神、持續的動能以及專業熱情),他們會竭盡所能建立卓越的效果,背後的驅動力不在於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而是他們不可能降低標準。對他們而言,為追求卓越而追求卓越,是一種道德規範。當一家公司的成長速度一直高過於延攬人才的速度時,就不可能成為一家卓越的公司。
二、釐清公司在哪方面能達到世界頂尖的水準,經濟引擎以什麼來驅動的刺蝟原則,將之發展為核心事業、核心競爭力,並堅守這個範圍,適當使用資源。企業擁有核心事業、核心競爭力,不見得表示它在這個領域是全球頂尖的。
如果在核心事業無法達到全球頂尖的水準,則此公司的刺蝟原則就不應該以該核心事業為基礎。
三、建立紀律的文化。在先找對人的前提之下,組織並不需要花費甚多時間管理員工,需要管理的是制度。有紀律的員工,輔以有系統的制度、強調紀律的文化,再加上以科技作為加速器,企業就能進行有紀律的行動,並得到激發卓越效果的神奇力量。
領導力特質運用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的統馭管理價值,已不足以領導知識工作者。身為企業領導者,除了必須隨時學習知識、充實智能,更須透過自身良好綜合的素質和行為,贏得員工的信任,建立領導威信,建立使員工團結在自己周圍的一種凝聚魅力。
領導者能夠對員工多一點關心、信任,就能發揮多一點領導力,形成一個凝聚力強大的卓越經營團隊,以創造卓越的效果。卓越領導者也是謹慎的冒險家,勤奮不懈、孜孜不倦的工作者,他們善於溝通並極力促成目標的設定與達成。更重要的是,卓越領導者永遠不滿於現狀。他們與一般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厭惡安逸和苟且,他們永遠在追求新的經驗、新的挑戰及新的機會。
用創新迎向全球化
在全球經濟發展自由化、國際化之下,企業不可避免地進行全球化布局,將製造、研發、設計、行銷、服務等產業價值鏈的運作,以運籌方式做全球分工,在全球各地尋求利基,提高生產資源配置效率,突破市場進入障礙,以求擴大企業發展空間。
然而面對全球化企業競爭,卓越領導者必須以「創新」為核心思想,持續創造提高企業附加價值。透過有系統的研發,建立核心競爭力(包含核心研發能力、核心技術、核心組織能力、核心產品、核心服務、核心市場、核心行銷能力、核心聯盟能力),將各項創新技術,轉化為產品與服務,以滿足目標市場客戶的需求,達到企業卓越的目標。
(作者是政大資訊管理系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