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台灣科技管理的挑戰

【經濟日報╱詹文忠】
台灣是一個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但過去的經濟發展仍能突破重重的限制而在國際市場上揚眉吐氣,除了高素質人力、卓越的工程能力及商品化的速度外,整合與管理能力亦相當重要。許多的實證研究都顯示,一個產業的發展,光有技術與knowhow是無法成功的,管理能力的良窳通常扮演關鍵的角色。
優越的管理能力除了來自企業家本身的天賦異稟之外,多來自管理教育的養成,過去台灣在這方面有很好的基礎,但面對未來環境的變化,以及產業的發展,台灣的科技管理教育實面臨重大的挑戰。尤其當未來產業的角色與願景確立後,不論是定位自己為全球資源者也好,或者想成為特定領域的技術領導者,抑或成為軟性經濟創意者,甚至成為華人社會典範的生活形態先驅,科技管理所面臨的挑戰將較以往更為嚴峻。
首先,若想深化產業在全球資源整合者的角色,那麼面對全球化產業價值鏈移動的過程,如何掌握價值鏈移動過程中價值分配的主導權?而為了爭取更多的主導權,跨國併購與商業合作的議題將有增無減,相關人才的延攬與養成是否充足;品牌、IP、技術等關鍵無形資產之評估與獲得策略在未來也愈顯重要,相關的鑑價與融資配套措施是否完善?而在整合全球資源的過程中如何蓄基與管理本地的核心資源與能耐,亦是台灣科技管理領域需面對的課題。
其次,從全球資源整合者邁向技術領導者的過程中,足夠的研發投入乃關鍵要素,但台灣整體國家創新體系投入大量的研發經費,實際上卻未能有效提升產業的附加價值,究竟此一問題出在何處?應如何克服?這涵蓋諸如許多國家資助的科技研發機構的功能、定位與角色如何調整?如何形成良性競爭的機制?又產、學、研合作機制應如何落實?基礎技術及應用研究如何搭配?在在都是科技管理領域應該著墨的項目。
再其次,台灣產業重心若要由「硬」轉「軟」,成為軟性經濟創意者,則需要更優質的創新及整合能力。如何跨越死亡之谷,橫渡達爾文海,這需要更多元創意的產生與創意的有效管理,尤其是如何透過跨領域、跨產業之整合創新提出嶄新的議題,以及建構創意、創新到創業過程中的整合平台,是軟性經濟是否能順利起飛的關鍵。
最後,要成為生活型態的先驅,需要著重服務產業的發展及環境的永續,但近年來台灣服務業成長遲緩,無法成為驅動經濟成長的雙引擎的問題應如何突破?這包括生活型態與情境脈絡的理解與掌握;服務模式的創新及科技應用的能耐,以及重視追求環境永續,資源的有效配置與管理等議題。
綜言之,在既有優勢的基礎上展望未來,台灣產業的發展應有樂觀的預期,惟如何強化科技管理能耐,以突破成長的瓶頸,應是產業科技發展之外,國家應重視的關鍵議題。
(作者是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兼主任)
【2008/01/0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