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

職場生態》從小隔間到大房間

【經濟日報╱摘自元月號《30雜誌》】
辦公室小隔間對你的意義是什麼?升遷的暫時跳板?還是一個溫馨的小窩?抑或是彼此勾心鬥角、暗中較勁的場所?
對台灣大部分上班族而言,小隔間就好比他們的「第二個家」,但是「一不小心」,待在這裡的時間,就可能比在家的時間還多。根據洛桑管理學院(IMD)200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的資料顯示,台灣的年工作時數長達2,256小時,排名全球第五。
可移動的辦公室
小隔間(cubicle)到底是怎麼來的?這塊如同地表上最複雜、神祕、多工的祕境,始自1968年,當時,是由美國辦公室家具龍頭Herman Miller的設計師普洛斯特所設計,他以行動辦公室(Action Office)為出發點,希望利用隔板和可移動的桌椅書櫃,營造出一個彈性的空間,能依自己的使用習慣調整成「可移動的辦公室」。
普洛斯特沒料到的是,今日的小隔間,早已失去當時「可移動」的意義,因為,它根本很少會變動,除非老闆開了金口。
現在的辦公室小隔間,以各種不同形態出現在各大企業。無論是兩面牆、三面牆或像是蜂巢狀的五角形、六角形,小隔間一定會有以下特徵:有磁性或可用大頭針黏貼備忘錄的牆面;可放文具、雜物的抽屜;一台供你達成工作目標的電腦以及一張陳年辦公椅;運氣好的話,你還能擁有個人的多功能事務機。
愛恨交織的小空間
當隔板高聳,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漸行漸遠。1111副總經理吳睿穎指出,讓每位員工集中思考和專注力,降低對隔壁棲民的干擾,是小隔間從古至今歷久不衰的優點。
小隔間從誕生迄今,即將屆滿40周年。40年來,「推倒隔間牆」的聲浪一直此起彼落,「團隊合作的今日,應是打破小隔間限制,開始讓人與人有更近距離接觸的時候了。」英特爾執行長歐德寧說。
在歐德寧的理想中,員工可以帶著自己的筆記型電腦,找尋自己喜歡的角落工作,就像機場候機室一樣明亮舒適。除了英特爾外,近來,思科和惠普等公司,也掀起了辦公室的改造風。
在《財星》(Fortune)雜誌2006年3月的報導中,甚至以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為題,表達了員工想掙脫小隔間束縛的心聲。
奇妙的是,員工對小隔間,其實既愛且恨。美國佳德廣告公司(Chiat/Day)總裁奇亞特同樣希望員工的辦公室能像咖啡廳一樣悠閒,不需要固定座位,有輕柔的音樂舒緩壓力,但他萬萬沒想到,當大家沒有固定座位,不能放置私人物品,反而很少進辦公室,寧可待在家裡工作!原來,上班族的內心,對於神祕的小隔間,還是有所依賴。
看來小隔間的棲民並不全然想拋棄它,西雅圖顧問公司J.H. Heerwagen & Associates的創辦人賀韋建這麼說,「辦公室的設計就跟動物園的設計差不多!而這幾年的辦公室和動物園設計師,都試著提供更自然的空間,創造更高的(顧客)滿意度。」
原來,我們一直關在動物園裡。
【2008/01/0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