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主管經》家庭團隊式管理

【經濟日報╱林行宜】
「紅頂商人胡雪巖」一劇中,胡雪巖因政治傾軋,一夕之間商業王國坍倒,胡慶餘堂藥號的員工卻拿出個人資金,期能為老闆留住藥號,日後東山再起。劇中雇主與員工的情誼,已超越單純的僱佣關係。
傳統企業主常以「大家庭」的管理模式,經營與員工之間的關係。雇主如同大家長般,關照員工的職涯與生活;員工則如同親事家族族長般,對雇主賣力與忠誠。組織內的氛圍,具有濃厚的情感成分,形成強烈的內在凝聚力,遠非一般勞雇關係可比擬。
隨著歐美績效管理模式的導入,管理重心偏向物化的工作管理。雇主以經濟報酬做為獎酬與留才的主要誘因,員工便以物質價碼做為跳槽比價的量尺,原本組織內仿如家人般的關係與情感,便逐漸淡化與消失。
當然,組織內的家庭關係營造,若流於過度的溫情主義,致使獎懲不公、不明確,或對於不適任或績效不佳者,放任未即時處理,或過度強調人和與協調,而使決策牛步化,上述種種都不利於組織競爭力。
但若組織只講究績效與薪資對價的物質條件,則組織與成員間只存在淺層的依附關係。人才不僅不易對組織產生歸屬感,且成員間多存猜忌、鬥爭與冷漠,而少有深度的心靈交流與互信。
當人們對於組織有較強的歸屬感,且組織成員間具緊密互動與良好關係時,會比較願意真心投入工作,且較能彼此支援與協同作戰。所以,家庭團隊式管理仍是主管可以努力的方向。
不過,傳統家庭團隊式管理有必要加以微調,例如,必須有不適任人才的輔導與退場機制,讓無法在組織內找到合適位子的員工,能轉到不同的職域,尋找更符合人生使命的任務,而不致成為團隊的包袱。
管理現代組織,主管可由傳統的家庭團隊式管理概念中,粹取出優質的DNA,在組織中營造家族成員般的關係,重新尋回組織內的家庭價值。讓員工在組織中有家的感覺,讓主管與部屬的關係中,能加入一些人性與感性的因子,而不只是冰冷的績效考核關係。
【2007/11/2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