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陳伯昌】
投資,並不僅是買低賣高、殺進殺出的行為,在這個無數才智之士深耕鑽研的領域裡,已發展出許多知識與行為的準則,足以讓大眾傍身,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
有趣的是,投資所處理的問題本質,與許多的人生課題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我常覺得,若以投資的哲理與方法,應用於人生相似課題的處理,似乎更能釐清本質,得到更好的答案。
投資與人生,有什麼相似之處呢?首先最明顯的,是兩者皆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卻都想對未來進行預測,希望能夠改善自身處境,趨吉避凶。
面對人生重要決定時,我們常因無法預知未來而徬徨猶疑,不知如何取決。求學、就業、轉行、合夥、置產…等,一旦決定後,不知今日的賭注,在明日是血本無歸,抑或歡慶豐收?
因此,每個人處理這種課題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有人求神問卜,有人一廂情願,也有許多人是因襲環境、人云亦云中作了決定。直到事後失敗,才恍然大悟當初決定的盲目草率。
投資面對未來的準則,是客觀掌握資訊,充分調查研究(Due Diligence)。不但要具備智識,更要處於冷靜。對各種可能情境的判斷,以完整的事實分析為基礎,而不以主觀的期望為依歸。若以這種態度面對人生的重要決定,當能降低盲動,增加洞見。
投資與人生另一個重要的相似之處,在於兩者皆有風險;投資總有虧損,人生總有失敗。問題在虧損是否傾家蕩產,失敗是否萬劫不復?在虧損與失敗後,是否仍保有立足之地,而能在未來守時待變,東山再起。
投資面對風險的準則,是儘量量化風險,並設定最大可承受風險的程度(Downside Scenario),甚至尋求風險發生時的保障(Downside Protec-tion)。失敗並不可怕,只要能夠承受得起,便可放手追求成功。重點是在追求之前,客觀地衡量失敗的可能損失,確認承受能力,並儘量籌劃可能的化解之道。那麼,在人生逆境來臨時,當不致手足無措、一敗塗地了。
另外,投資行為中的「獲利落袋(Profit Tak-ing)」以及「停損出場(Loss Cutting )」,在人生的際遇中,也是一個可常運用的思考準則。在連串的順遂後,人常不自覺地視自己的成功為理所當然,逐漸變得狂妄自大,「順風帆使盡」,因而錯失了急流勇退、變現獲利的時機,使得原本的成就,因好大喜功而急轉直下,以失敗落魄收場。許多歷史上的功臣,或現實中的成功人士,便是看不透進退得失,貪戀無饜,最後落得晚景淒涼,令人惋惜。
同樣的,若基本環境已然變質,客觀評析後發現確無展望,那麼,站在機會成本的觀點,應毅然割捨沈沒成本(Sunk Cost),保留元氣,尋找下個戰場,切勿戀棧不捨,一錯再錯,不斷虛擲更多成本。許多人在賭桌前(或股市中),「賭輸博大」,輸得越多,押得越大,終至傾家蕩產,便是沒有停損出場的觀念。
雖然投資與人生有許多相似之處,而其準則似可互通,然而投資與人生卻有個最大的不同—投資是處理金錢與利益的活動,但人生並不全然是利害的算計與金錢的追求。
人之所以為人,最可貴者乃在於其超越物質、利益的特質,如理想、熱忱、節操、奉獻、犧牲…等,這些特質與堅持,才是人類歷史中,真正引領社會進步、開創文明的動力。就每個個人而言,不計利害的理念與執著,才是我們在誠懇面對自我時,能夠真實擁有,不因外在成就變動而抹滅的肯定與意義。是以投資準則的運用,在於增進人生中處理物質財富的能力,而不在以之規範自己的價值抉擇,把自我變成了算計與物化的人生。
人必須要擁有管理金錢,處理利害的能力。然而這些能力的具備,是為了讓自己能駕御物質與金錢,而不是讓自己服從於利益準則,被金錢與利益支配人生價值,這應該是投資與人生最根本的關係吧!
(作者是前滙豐直接投資董事、前東隆五金總經理,專長於金融投資與企業重建)
【2007/11/2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