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9日 星期五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工商時報/經營知識/31版 葉匡時
2005/7/29

國際企業透過報告書宣示對社會責任的承諾,同時檢視對環境、人權以及社會的影響值得台灣企業效法。
世界最大的運動鞋廠商耐吉最近發表了該公司2004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這份將近60頁的報告書共分為5大章,分別是生態環境勞工政策人力資源管理社區事務以及利益關係者。或許是因為樹大招風,耐吉在過去多年飽受環保以及勞工組織等公益團體批評,被認為運用外包製造的方法,雖然能夠大幅降低製造成本,卻把環境生態問題以及剝削勞工問題也一併轉嫁到外包廠商。為此,耐吉還被勞工組織控告過,後來以和解收場。
為了改善公共形象與關係,同時避免再涉及訴訟,耐吉在過去幾年非常重視外包商的管理,深怕外包商的生產過程與勞工政策有觸法或不合企業倫理的做法。社會責任報告書可說是耐吉對外宣示社會責任的承諾書。為了消弭大眾的疑慮,耐吉甚至把所有供應鏈上的外包廠商都公布在公司網頁,由社會大眾協助檢視耐吉外包廠商的管理。這個做法顯示耐吉的確希望好好的管理外包廠商,善盡應有社會責任,而非敷衍了事。
在五一勞動節將近之日,我國企業是否也應該想想在努力賺錢之餘,花了多少資源去做到最起碼的社會責任。舉例來說,被視為標竿企業的中鋼公司,過去15個月發生6次工人死亡的工安事故,標竿企業尚且如此,台灣企業的工安記錄可想而知。目前,我國製造業的工廠大量外移到大陸,在降低勞動成本時,對大陸勞工的管理是否也做到最起碼的人道對待?
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絕大部分的企業勢必要透過各種外包、人力派遣的方式降低人事成本,在外包的過程中,難免不會發生發生罔顧勞工權益的事件。不少我國企業自詡其核心技能是全球供應鍊管理,這些企業除了要求供應商即時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外,不知道是否也會師法耐吉,檢視各供應商的環境保護措施與勞工政策?
在聯合國以及某些NGO的推動下,有愈來愈多的國際企業依據一定的準則發表社會責任報告書。或許,我國企業也可以從撰寫社會責任報告書開始,徹底檢視一下企業在賺錢之外,對於環境、人權以及社會的影響是什麼?
作者為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作者e-mail:ksyeh@mail.nsysu.edu.tw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