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國際書訊》啟發突破性思維

■ 林郁芬
創造出家喻戶曉的新產品或服務,是每個企業家的夢想。
但怎樣才能讓美夢成真?歸根究柢,成功的產品和服務都起於突破性的思維。弗蘭茲‧詹森(Frans Johansson)的新書《梅迪奇效應》(The Medici Effect),談的就是如何獲致突破性思維。
現年31歲、創立過兩家公司的詹森在書中寫道,成功的構想,大多來自豐富多樣的資源匯集,由多種影響力、領域和文化交織而來。
詹森接受訪問時說:「人們習慣把資訊分門別類,但若要產生新的思維,就必須打破領域間的藩籬,找出不同領域間的相關性。」
舉例來說,天文學兼物理學家阿瓦瑞茲(Luis Alvarez),提出隕石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的理論。這個廣被接受的觀念,是當初古生物學家怎麼也想不出來的。
在商業上,瑞典發明家蘭斯(Hakan Lans)看到早期的彩色電視機後,認為單色的電腦螢幕遲早會向彩色邁進。後來他發明的繪圖晶片,在1980年代成為電腦的標準配備。
詹森認為,最成功的商業構想,是吸收大量多元領域後的產物,就像布蘭森(Richard Brandson)在音樂界成功之後,在某個時點突然興起創辦維京大西洋航空公司的念頭。
書中稱此為「交叉點」(intersection),好比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梅迪奇家族資助下產生的創造力爆發。這些「交叉點」看似毫無規則、亂無章法,實則亂中有序。詹森說:「結合不同領域,產生新構想的能力顯然會提升,這不是瞎碰運氣的。」
很多情況可能引發到達「交叉點」的過程:也許是在散步中記下引起注意的事,找出這些事與你正想解決的問題間的關聯;或許是避開最顯而易見的答案,強迫自己想出其他解決方式;又或許是揚棄對產品或服務先入為主的觀念,例如星巴克咖啡 結合歐洲咖啡館和美國零售連鎖店的概念,開創新的咖啡店經營方式。
詹森就讀大學時開了第一家公司,製造她阿姨研發的一種疼痛測量裝置。這個產品還在賣,但詹森已經離開那家公司。後來詹森在唸哈佛大學商學院時,又開了家軟體公司,他說:「我們用PowerPoint做了一份簡報,就籌到300萬美元資金。」軟體公司起步不錯,但科技泡沫破滅後,生意也沒了。詹森把事業收了,回哈佛繼續攻讀企管碩士。
在拮据預算下創立的第一個事業,詹森認為比較符合書中談到的過程,因為比起由創投公司資助的第二個事業,前者彈性較大,也較有犯錯的空間。
詹森表示,投資人往往會把公司往某個方向推,因為「他們會把錢給你,就是認為你很清楚公司該怎麼走」。問題是產生突破性構想的前提,就是沒有任何事是絕對的。只有完全拋開成見,正確的方法才會浮現。「人們以為追求每季的財務表現,就能創造突破性思維。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取材自路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