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麗莎
李侃如(Kenneth Liberthal)教授日前來台訪問,各家媒體沒有用什麼篇幅報導,因為李侃如已經離開政界,他在柯林頓政府任職時極力提倡的「中程協議」,亦早告煙消雲散。
筆者舊事重提,為的是什麼?我們上周曾用以埃西奈半島談判做範例,說明認清共同利益的重要。然而,可以讓兩造共享的利益,並非顯而易見,需要大家發揮創造力才能出現,並成為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談到發揮創造力,大家就會想到腦力激盪。腦力激盪就是今天的主題;然而,我們常常對腦力激盪存有誤解,以為腦力激盪的過程,一定非跑出石破天驚的結論不可。
這是個錯誤觀念,老外所謂的腦力激盪,只是種創造新點子的過程,它的目標絕對不是產生十全十美的解決辦法。腦力激盪的核心,是天馬行空地發想,而不是錙銖必較的批評。
還記得電影「阿波羅十三號」嗎?假使艾德哈里斯飾演的太空總署飛行指揮,對下屬提出的應急方案,動不動就指點這指點那的話,有誰還願意費心發想?
因此,腦力激盪主持人,須做到公正不倚;不能因一己之好,便肆意批評別人的點子。因為不帶價值判斷的自由想像過程,很容易被帶有價值觀的評斷扼殺。所以,進行腦力激盪時,主持人要保持心胸開闊,切忌提出批評。
因為腦力激盪重的是量,而不是質。進行激盪時,要求的是每個人盡量提出想法,看起來再怎麼荒謬也無妨。腦力激盪結束後,我們才會對每個點子進行批評、修正,甚或決定拋棄不用。
最後,我們回到李侃如當年倡議的中程協議,這個胎死腹中的協議,與今天的主題有什麼關聯?談判過程中,兩造有時會先擬定一份不十分具體、只有架構扼要的暫時協議。這種暫時協議的作用,就在幫助腦力激盪的順利進行。暫時協議的內容,對雙方而言,都只是暫定、而非確定;兩邊可以據以探索各種可能實現的方案。
先不論李侃如的中程協議究竟是好是壞,在某種程度上,它與上述暫時性架構,有異曲同工之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