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4日 星期六

財經好書導讀》選擇 決定成敗

■ 高希均
書名:狂飆的十年--一個繁華盛世的興衰啟示錄
作者:史迪格里茲
出版:天下文化
2001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教授的這本書,是以冷靜的筆調及熱烈的自信引證美國經濟政策、企業運作及全球化經驗,來討論公共政策的選擇。對的政策會帶來繁榮;錯誤的政策選擇,會帶來後遺症。
如果「性格」決定命運;那麼「選擇」更決定成敗。
當讀者掌握了作者的討論,是放在「選擇」(choice)架構中時,就會引起更多的共鳴,擁有更大的視野:不論是政府、企業或個人都需要在各種處境中,做正確的與聰敏的選擇。事實上,不論是宗教、哲學、科學,都是在提供思考的方向與尋找真理的選擇。經濟學做為社會科學的主流,當然也是在提供決策者(從國家大計到個人理財)做明智的決定。 
在最重要的經濟理念上:政府的角色是要小而被動,抑是要大而積極,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傅利曼屬於前者,史教授則是後者。在美國,前者泛稱為保守派,後者則稱為自由派。
尋求對的平衡點
本書作者提出了要找到「對的平衡點」(right balance)的架構。在經濟政策領域中,很多爭論就是因為難以找到「好的平衡」。例如:
.充分就業vs.通貨膨脹
.減稅vs.財政赤字
.增稅vs.企業投資
.最低工資vs.就業機會
.保護主義vs.消費者權益
.開放外勞vs.本國就業
.環保vs.企業成本
.增加效率vs.增加公平
這八個例子無一不牽涉到相互抵免(trade-off)的選擇。在美國,共和黨的政策偏向減稅、控制財政赤字、物價穩定、增加效率;民主黨則偏向增加政府支出、照顧弱勢團體、創造就業及增加公平。
嚴厲批判減稅政策
因為作者擔任過柯林頓總統首席經濟顧問,他在書中儘管可以分享柯林頓任內卓越的經濟成就,但是坦認民主黨政府在法令上的過度鬆綁、金融市場上的脫序,與企業家的貪婪,造成了空前的傷害,及社會的損失。
他最嚴厲的批評是保留給柯林頓之前的雷根與老布希兩位總統,以及接任的小布希。他認為這些共和黨人,只想以減稅奉順富人;又以減少政府支出忽視窮人;尤其對小布希執政以來的單邊主義及個人強勢,提出了嚴厲的批判。
如果要為全球的一些反美情緒尋找藉口,那麼美國政府(不是美國人民)在某些時空中所做的決定,反映出「唯我獨尊」、「順我者昌」的霸氣,是會引起反感的。史教授在書中也不斷對美國政府的這種行為表示失望,並且要求自我反省。
受美國911恐怖事件的影響,十歲大的「新經濟」也面臨到第一次的嚴峻考驗。
在1990年代,美國社會出現兩個相互關聯、甚至互用的名詞:「新經濟」(New Economy)與「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它是泛指一種「新」經濟現象:物價穩定,失業率下降,經濟成長上升,嚴重的財政赤字逐漸消失,甚至產生剩餘。這就是書中所敘述的柯林頓執政八年下「狂飆的十年」。
IT拉高成長上限
需要指出的是:新經濟持續成長的根源,不再是傳統的生產因素,如勞力、土地、自然資源、資本;而是來自幾個關鍵因素的激盪:創新的叢生、新科技的運用、新商業模式的實驗、新運作工具的擴大。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做了一個生動的注釋:「資訊科技(IT)拉高了一個經濟長期成長的上限。」
當大家正沈醉於1990年代新經濟帶來的空前繁榮時,突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美國股市慘跌,尤其科技股的泡沫化波及全球。當本書作者目擊到這種華爾街的起伏與一些大企業家之缺少倫理與社會責任,使得這位充滿理想色彩的諾貝爾獎得主大聲疾呼,美國需要建立新願景與新價值。這些「新民主理想主義」(Democratic Idealism)就是環繞著社會正義、機會平等、集體行動、群我關係、以及永續發展等方面。
從這本《狂飆的十年》以及其他著述中,我們深被史教授的學問、經驗與理想主義所吸引。他真是一位同時擁有「溫暖的心」與「冷靜的腦」的學者。除了著述,他也熱心地參與及提倡公共政策的辯論。
可以選擇另個願景
作者在「跋」中指出:「向政治人物學習經濟課題,我們是陷自己於危難。」但是從這個經濟學者身上學經濟教訓,應當一無風險。
在批評美國政府在「全球化」方面言行不一時,他指出:「我們其實還有另一個願景可以選擇:這個願景的基礎是全球社會正義,以及政府與市場的均衡角色。」這正是「狂飆的十年」留給我們今天最大的教訓,以及最應該努力的方向。
(作者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本文為導讀)
【2005/12/2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