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珮馨
公司決定關廠,人力資源主管夾在公司和員工中間,一不小心就落得裡外不是人,該如何成功扮演居間者,協調勞資雙方達成共識,成為人資主管的最大挑戰。
12年前,美國摩托羅拉總公司轉售電子零件事業部,決定裁撤台灣工廠,在買主要求下,簽約保證在生產線持續運作的一年當中,三個月為一期,分批資遣500多名員工。
當年的台灣分公司人力資源部最高主管、現任博茂企業總經理的李港生,被迫接下處理關廠的燙手山芋,眼看員工從憤怒、指著他的鼻子大罵,到最後誠心感恩、相擁道別,他以過來人的心情,分享這段椎心往事。
誠實為上策
李港生表示,充分「信任」是勞資雙方建立關係的基礎,也是當年他協助公司走過難關的唯一訣竅。建立互信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誠實」兩個字,因此,他從宣布關廠的第一刻起,固定每兩周向員工報告總公司和新買主的最新動態,公司內成立「諮詢中心」歡迎員工前來投訴,任何的疑惑都會在48小時內解答。
當然,在資訊透明化的前提下,還有許多小技巧,可以減緩員工的反彈情緒。李港生舉例,他刻意選周末前的傍晚,宣布關廠壞消息,員工比較能擁有情緒的緩衝空間。
宣布時,李港生安排台灣代表出面,總公司代表列席在旁,並不發言。他表示,這是避免員工直接和總公司對質,喪失協商的彈性空間。嚴控場面也很重要,必須先訂好遊戲規則,例如規定舉手才能發言,萬一出現「大砲型」員工連珠砲發言,就邀請他把機會讓給其他人,降低群情煽動的可能。
要將心比心
建立互信的第二秘訣,是「將心比心」。李港生協調各部門主管組成委員會,設身處地幫員工找更好的資遣方案,例如,懷孕的員工產前就被資遣了,他就用顧問的名義,把這些員工重聘回來,直到她們順利生產,好讓員工享有充分的生產福利。
生產線維持運作的一年期間,人資部門主動協助員工找工作,例如,把員工的資料、相關文件送到各大廠區、相關企業等,並註明這些員工非常優秀,被資遣的原因是「總公司決策錯誤」,希望對方考慮聘用。
一旦其他公司感興趣,人資部門會幫員工安排面試,租車接送員工往返。每一位員工離職前,公司都會舉辦歡送會,總經理親自向員工致謝、彼此溫暖擁抱;辦理離職手續時,增加服務窗口,以免員工大排長龍,最後,還請員工搭公司的特約計程車回家,規定司機必須「目送」員工安抵家門,才可以離去。
李港生絞盡腦汁,傾全力幫員工料想,總公司也撥下優於勞基法的資遣金,員工的態度逐漸軟化。李港生回憶,員工一開始也曾經集體抗爭,但隨著公司的主動溝通,他們開始相信人資部門的誠意,也願意接受公司的安排。
不過,李港生堅持「絕不討喜員工」的原則,人資部門必須傾全力為員工著想,但絕對不能成為「濫好人」,也就是要從「理」出發、兼顧「情」,才能握緊籌碼,不卑不亢地施展開來。
回看今日,關廠抗爭事件不斷,李港生格外感嘆。他表示,管理沒什麼大道理,說穿了就是「人性」罷了,管理者只要放下身段,站在員工的角度,體會他們的感受,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
【2005/12/2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