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8日 星期日

贏的策略》堅持品質 降低成本

■ 余政憲
投機商人拿需再精煉的原料糖,充當成品糖直接販售,原料糖顧名思義就是需再精煉為成品糖的原料,因未多做處理,可能含有田間帶來的雜質,甚至帶有重金屬或農藥成份,直接食用對人體可能有害。但因為其未經處理,不需處理的費用,成本相對低得多,價格上占盡優勢。
黑心糖事件凸顯品質優勢
砂糖產品差異性不大,消費者受品質的影響小,受價格的影響大,所以台糖引以為傲的品質與信譽,是強項,但不是競爭優勢。黑心砂糖被披露後,消費者開始關心砂糖品質,台糖生產優質砂糖的能力,也立即從強項轉為競爭優勢,在黑心糖新聞出現後第二天,台糖二砂銷售量較平常日暴增3.6倍,劣質原料糖充當台糖二砂的情事暫被遏止。
價格戰開打進口商凍未條
糖業自由化後,台糖不再肩負穩定物價的責任,可以機動調整價格因應競爭。台糖宣示「堅守本業,絕不退出」並進行價格戰,進口糖商虧損累累,台糖最大的競爭對手在這場砂糖進口戰中虧損上億元,另有競爭者以接近一半的進價,四處兜售進口原料糖,在台糖品質訴求與價格戰的交互運用下,砂糖大量進口的風潮暫時告一段落。
低成本優勢 樂觀評估未來
砂糖屬原物料大宗物資,產品差異性不大,成本是競爭的焦點。台糖現有小港精煉廠產能,可滿足60%的國內需求,採購與煉糖的規模經濟是降低成本最重要的關鍵。
台糖將挾著經濟規模帶來的低成本優勢,以攻擊性訂價銷往國外市場、爭奪國內市場、開發副產品等方式來消化產能。台糖已多年未大量出口砂糖,更從來沒有出口過白糖,近期已出口1萬噸白糖到東南亞國家,不但使獲利增加,同時舒緩國內供給過剩的壓力,穩住國內糖價。
目前,台糖大致緊盯國際糖價訂價,不讓進口廠商有利可圖,從源頭上減少進口誘因,讓進口商的成本優勢無法發揮,並適度運用以量制價的策略,使糖價穩守在最有利的位置。
未來能否獲利,端視生產效率及產業景氣循環,樂觀預估明年虧損會顯著減少,甚至可達單月損益兩平,後年則可能產生盈餘。
【2005/12/1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