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3日 星期一

演說術》誠信 才有說服力

■ 羅智強
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讀者,對郭靖這個角色一定不陌生。在《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中,郭靖是木訥樸實、拙於口才的老實人。
話說,蒙古軍在忽必烈率領下,攻打襄陽,守城的英雄正是郭靖。二軍正戰正停之時,郭靖的二個徒弟不自量力地想去行刺忽必烈,卻失手被擒。
郭靖為了營救愛徒,親身前往忽必烈的軍帳。忽必烈自信滿滿地高坐堂前,與郭靖舌劍唇槍地你來我往。忽必烈欲以言詞折服郭靖,卻反被郭靖一一駁反。讓忽必烈不由得暗暗納罕:「久聞郭靖忠厚質樸,口齒遲鈍,那知他辭鋒竟是極為銳利。」
郭靖真的如忽必烈所想的「辭鋒銳利」,「木訥」實乃名有虛傳嗎?金庸在書中作了註解:「其實郭靖只是心中想到什麼口中便說什麼,只因心中想得通達,言辭便顯凌厲。」
這註解下得十分精確。口才不好的郭靖,可以駁倒辯才無礙的忽必烈,道理很簡單,他只是說出心中的話,說出所堅信的義理。這些發乎於誠的侃侃之言,無須辭飾,就已渾然天成。那就是誠信的說服力。
什麼人的演說,會出現萬人空巷的盛大場面?恐怕未必是滔口雄辯的大演說家,而是立身誠正、以行信眾的誠實人。如果德蕾莎修女在世,她只要現身,甚至不必開口,就會是最棒的「演說」。
古希臘大哲亞里斯多德曾說:「誠信,是演說中最大的說服力!」
誠哉斯言!在追求許多鮮活新穎的「演說技巧」之前,應該先問問自己,站上講台的自己,所言是否發諸真誠?所語是否可以召諸公信?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當得成德蕾莎修女,誠信所累積的「演說說服力」並不是朝夕的功夫,而是長期自我濡染與要求的過程。真誠看待自己,也真誠看待眼前的聽眾,真心說出心裡的話,也真心相信自己說的話,把誠信內化成自己心中無可抽剝的價值,而不是「裝出誠信」的樣子。
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去要求自己,不管是那一個領域的演說者,你的演說都將更添魅力與說服力。
(作者是聯合報生活進修站溝通演說學講師,講座內容請洽02-27463516)
【2005/06/1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