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信宇
短期:謀合
工作經驗和分派任務,是發展領導能力的主要方式。有機會達成績效突破,不僅對於達成公司目標非常重要,對發揮菁英員工潛力也是關鍵。可惜的是,有些企業不願意承擔風險,他們認為過去的工作經歷和職務歷練足以代表未來表現,因此光憑這兩點選擇人才,希望如此就能掌握新的商機。
然而,這種做法的成功機會微乎其微,因為過去有效的經驗和技能,用在未來的機會上,未必就能再度帶來突破。比較好的做法是,以企業營運目標和個人發展目標,來培訓現有及儲備幹部,以因應新商機。這種多面向的方法,讓個人和商機更能彼此謀合。此一方法要成功,管理高層必須對每位員工都瞭若指掌,從專業的技能(領導特質、個人潛能、職務歷練)到重要個人特質(行事風格與偏好、性格與動機、目前的態度和心態等)都有全面的了解。公司可以根據主客觀資訊(上司、同僚、顧問或其他消息來源)評估員工各項特質。
為了發展短中長期所需的領導力,公司得先清楚確認誰是領導人才,同時說服他們相信機會的潛力。企業往往低估這項挑戰。管理高層常自以為,知道哪些菁英員工願意而且有能力接受新的挑戰,結果卻是事與願違。
有家跨國企業在設定大幅成長目標後,執行長要求管理委員會的20名成員,針對30項新計畫所需的領導職缺,各自寫下提名人選。絕大多數成員有把握的提名人數,頂多只有五到十人,而且多有重複。所有成員都提名了所謂的「標準人選」———那些向來以執行力著稱的經理人。
公司若想同時執行這30項方案,名單上的候選人將會工作過量,其他有潛力的人才卻得不到機會發光發熱。因此,無論短中長期,公司都須建立更有系統的領導人才培育機制。策略不可能憑空達成。勝任的領導人可以讓公司夢想成真,從寄望商機,進而躍升為實現潛能。
管理高層必須評估公司的領導力落差,再按短中長期分別設法加以彌補。更好的做法是,將領導力與策略發展整合,好讓公司的領導班底和商機彼此謀合。
(本文翻譯整理自「麥肯錫季刊」"The McKinsey Quarterly"2005年第一期的"Leadership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strategy"一文,作者是Tsun-yan Hsieh和Sara Yik。)
【2005/03/1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