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希望,貪婪與恐懼——金融危機背後的心理問題

為解釋造成當前經濟衰退局面的原因,金融界使用了一系列的專業辭彙,包括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s)、按市值計價(mark-to-market)和次貸證券化(securitized subprime mortgages)等。而另一方面,心理學家則採用一套不同的術語來說明危機根源:希望、貪婪與恐懼。

心理學的語言表明了在諸如房價下跌及其他單調的經濟資料背後,存在著那些心理不斷變化的業主、銀行家、企業家和不知情的投資者群體,也就是說,資料的背後是人。人們往往並不會根據各種精細的經濟模式而行事,他們會做出非理性、有違自身最大利益、不根據資料而是根據感情判斷為基礎的行為。

“我們有各種資料表、財務報表、財務模型和規章制度。”賓大安納堡傳播學院(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s)教授卡洛琳•馬文(Carolyn Marvin)說到。“另一方面,我們擁有‘感覺’(emotion)。”

可以說,情感因素不僅幫助美國步入了如今的經濟危機境地,還可能會使其深陷於此無法脫身。在近期由賓夕法尼亞大學精神病學系和費城精神分析中心聯合舉辦的名為“信心危機——經濟衰退與恐懼經濟”(Crisis of Confidence: The Recession and the Economy of Fear)的會議上,一個跨學科研究小組對當今經濟形勢背後的心理因素進行了探討。

“是否能夠系統地思考我們有關經濟的感覺?”研究小組主持人馬文提出疑問。“信心”本身就具有兩面性,一方面體現了樂觀情緒,另一方面則易產生錯覺。而經濟術語是否也帶有心理學色彩?“當局都盡力避免使用‘衰退’(depression)一詞。”馬文指出,“該詞語不僅描述了一種市場狀況,同時也代表著一種臨床心理現象(壓抑)。”

研究小組一致認為危機背後都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而不同危機背後的心理因素也不同。房產泡沫背後是狂熱和過分樂觀的心態;缺乏自製力的消費者會深陷債務;很多自以為進行安全投資的美國人現在卻要面臨可怕的未知前途,他們感到震驚和深受欺騙。

狂熱的一種表現

沃頓金融學教授理查•赫林(Richard Herring)認為,與歷史上數次危機相同,此次經濟衰退也是源於泡沫膨脹。“當人們完全是為了能夠以更高價格賣出而買進時,就會產生泡沫經濟。而各種經濟泡沫通常是狂熱的表現。”

赫林指出房地產泡沫並非新鮮事物。他出示了一份圖表,顯示了位於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紳士運河(Herengracht)地區400年來的房價情況。在這幾個世紀中,實際房價平均年增長率僅為0.2%,“但期間房價曾上漲100%,而後又下跌了50%,波動極大。”

房地產市場要過很長一段時期才會經歷一次興衰起伏,平均週期為20年。因此當房價上漲時,鮮少有人會記起房價下跌時的景況。這正是當前全球危機所面臨的狀況,因為房價在1975至2006年間持續增長,而後卻開始下滑。赫林認為,房地產市場的特性使得它特別易於出現暴漲和暴跌現象。因為該市場沒有價格資訊交換中心,交易成本較高,次數也不頻繁,而短期內的房地產供應量也相對固定。由於一個週期長達幾十年,因此很難說價格在長期內應該是多少。“我們確實不知道房價到底會怎樣,所以總是難以分清是出現了泡沫,還是經濟基本面在轉好。”

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與崩潰“幾乎都與銀行系統相關聯,”赫林補充道。“經濟出現利好時會促使房地產價格上漲,然後銀行會放貸支援房市增長,因為人們現在可以提供抵押擔保。”對價格上漲所報以的樂觀情緒掀起了狂潮,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生投資者湧入市場,房價和投資熱情也在不斷增長。“當你被捲入到這種上升曲線中,通常你會沉迷其中並且走的很遠。你也許會問,面臨這種局面時監管者都到哪里去了,但他們通常會支持這種發展。他們確實喜歡房產抵押貸款,因為這些都是有形資產。”

在展示一張近期泰國房市泡沫破裂後遺留的一幢蓋到一半的摩天大樓幻燈片時,赫林風趣地稱之為“錯置具體感的謬誤(the fallacy of misplaced concreteness)。這混凝土建築確實是放錯了地方。”整個過程中感情因素再一次產生了重要影響。人們患的是“災難短視症”(disaster myopia,指傾向於低估風險),或者是由於無法想像經濟衰退的發生,又或者是由於他們認為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很小而無須擔心。

房價直線上漲

“我想我們都同意過分樂觀也許就是使我們陷入窘境的重要因素。”研究小組成員之一,沃頓商業與公共政策教授傑瑞米•托巴科曼(Jeremy Tobacman)說到。“房地產價格充分體現了人們過分樂觀的心態。”

托巴科曼談到了凱斯-席勒(Case and Shiller)2003年對波士頓、密爾沃基、洛杉磯和三藩市四大市場進行的一項業主看法調查。在這四大市場中,80%以上的受調查購房者都認為未來幾年內房價會上漲。當購房者被問到隨後幾個月內預期房價的增長率時,平均而言從波士頓的7.2%到洛杉磯的10.5%不等。

“過去幾十年的資料比這些年度資料更驚人。”托巴科曼表示。當被問到“未來10年內,預計自己的房產價值平均每年增值多少?”的問題時,密爾沃基的購房者表示他們預期的房價增長率為11.7%。而三藩市的購房者則希望獲得15.7%的收益率。

托巴科曼說,由於人們對未來都過於樂觀,因此往往會做出後續的許多選擇。例如,人們將信用卡的餘額轉到擁有較高長期利率的卡上,因為他們認為能夠在低廉的初始固定利率(teaser rate)優惠到期之前還清所有債務(大部分人都無法做到這點)。無法及時償還貸款的借款人在最終放棄並停止還款之前,通常要支付占貸款本金90%的利息。

對一家健身中心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健身中心也提供每次10美元的按次付費服務,但平均每月只光顧4次的會員們仍會按月支付85美元的月費。“當人們認定要做什麼的時候,會傾向于拒絕接受現實。”托巴科曼說,“我們只是任性而為,不願去想那些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在當前的經濟泡沫中,購買者和貸款人都對未來前景過於樂觀。購買者忽略了無法按時還貸的可能性,因為他們認為房價會不斷上漲,並且還可以出售房屋或是重新貸款。貸款人同樣無視可能出現拖欠債務的問題,因為攀升的房價使他們很容易就能將不良貸款從賬上消除。約翰•肯尼斯•加爾佈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大崩盤》(The Great Crash)一書中講述了導致經濟大蕭條的各種歷史事件,托巴科曼引用了其中的說法:“銀行家們一直在不斷鼓勵那些相信經濟永遠繁榮的人們。其中有很多都拋棄了守衛國家經濟悲觀論的歷史使命,開始沉浸于短暫的樂觀情緒。”

托巴科曼說,“我認為問題在於,這種相信美好未來的強大動力到底何時能在市場引導下形成,又會在何時失去控制?”

賓大心理學教授安吉拉•李•達科沃斯(Angela Lee Duckworth)指出,本次危機中的消費者債務激增問題也與自控能力有關。“無法延遲滿足是一個長期困擾人類的問題。無論男女老幼還是聰明與否,我們都要與自製力作鬥爭。”

達科沃斯對自我控制的解釋是:當面臨兩種選擇,並且其中一種明顯更好,而另一種卻更誘人時,能夠做出決斷的能力。例如,節食者在面對巧克力蛋糕時,明知最好不要進食,但最後卻往往忍不住要去吃掉它。在房地產泡沫問題上,購房者由於自製力不強而導致所購房屋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貸款人由於自製力不強會為了獲得短期利益而接受不可靠的抵押貸款。

達科沃斯指出,多年來美國人總是存少花多。她提到了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助理研究員史蒂文•耶爾斯塔德(Steven Gjerstand)和該大學經濟學教授、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農•史密斯(Vernon L. Smith)近日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一篇社論中的觀點,文中稱“起源于消費者債務,尤其是社會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者債務的金融危機,會快速而猛烈地擴散到整個金融體系。我們似乎正在目睹第二次大規模的消費者債務危機的爆發,同時也是一場大規模消費狂潮的尾聲。”

達科沃斯補充到,“我父親在餐桌談話中提到過的觀點聽起來很正確,他說‘美國人總是喜歡過著超過自己收入的生活。’我想我們的確是這樣。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所有人都喜歡超前消費。”

達科沃斯認為,在人的一生中自控能力會發生顯著變化,這是因為大腦中主導人類控制衝動、延遲滿足感的前額葉皮層比大腦其他部分都較晚發育。“從出生之時起,人腦的皮層下區域和腦幹部位元就相當成熟了,就算不完善也會很快發育好。因此,這些部位所控制的情緒和動作可以馬上發揮作用。” 達科沃斯說到。但是人的前額葉皮層卻要等到20多歲甚至是50歲出頭才能完全發育成熟。

“這裏存在著延遲的問題,我們會產生情緒和行為衝動,但至少要等到25歲我們的前額葉皮層發育良好時,才能控制住各種低級欲望。”

達科沃斯還提到,心理學家沃爾特•蜜雪兒(Walter Mischel)進行的測量幼兒延遲滿足能力的研究(讓幼兒選擇是立即吃掉1顆糖,還是過一段時間能夠吃到2顆糖),預測了這些幼兒長大後在學業能力測試(SAT)分數到離婚和吸食可卡因等方面的一系列行為結果。“我認為這些看似令人難以置信的研究結果其實很可信,因為沃爾特•蜜雪兒用一個簡單實驗就得出了我們在那個經常要面對的窘境中的反應,那就是:以後更多,還是現在來一點?”

達科沃斯稱,之前以及隨後關於延遲滿足的研究顯示,自我約束能力比智商等因素更能說明今後能否獲得成功。更好地瞭解自我控制的心理因素將有助於“制定出符合人性現實的方針政策。”

信任問題

“當泡沫最終無可避免地破裂時會發生什麼事情?”赫林問道。情勢會發展到另一個極端。“人們總是設想市場會變糟,然後就想要退縮,但常常會反應過度。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們會極力避免冒險,直到能再次使他們相信投資房地產是安全的。”

費城精神分析中心培訓與管理分析員大衛•M•薩克斯(David M. Sachs)認為,當前的全球性危機不僅是信心問題,還關乎信任。“在伯納德•麥道夫(Bernard Madoff)事件中,他不受道德約束而濫用金融手段。而在美國國際集團(AIG)事件中,則是通過複雜的金融操縱手段而損害他人利益。”希望免遭上述這類傷害的普通公眾卻經受了類似9•11事後的那種巨大創傷。“對安全和可靠性的正常期望被猛然打碎了。”薩克斯說,“典型的受創後情形就是,人們計畫未來時不能再基於以前有關安全或是危險的舊想法了。在如何獲得滿足的觀念上也發生了徹底轉變。”

薩克斯表示,現在人們更願意將錢存起來而不是花掉。他們很難相信政府所做出的承諾,因為正是政府讓他們倒下了。

為闡述自己的論點,他虛構了一名叫做貝蒂•Q•帕巴雷克(Betty Q. Public)的病人。貝蒂是個圖書管理員,有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她的丈夫約翰剛剛丟了工作。“她感到受騙了,因為她和丈夫一直進行保守投資,卻被貪婪而狡詐的商人欺騙。現在她已對無法保護他們免遭企業詐騙的政府失去了信任。不僅如此,她現在也基本不再相信那些情況會在短期內轉好並讓他們實現從前目標的期望了。”

“貝蒂不是資深經濟學家,但她也知道一些人通過濫用其他人的錢而暴富,這個‘其他人’就包括貝蒂一家。”薩克斯說,“總之,貝蒂和約翰沒有犯任何錯誤卻受到了懲罰,而那些不誠實的人卻安然無恙。”

薩克斯指出,幫助人從創傷中恢復對瞭解如何幫助經濟復蘇有啟發意義。人們要“追究經濟災難始作俑者的責任,並採取一切行動阻止他們再次危害經濟。”此外薩克斯還表示,人們在對政府和公司領導人重拾信任之前,還需要看到更多他們能夠盡職盡責的證據。

“人一旦受過傷害,承諾就會變得危險而不再安全,因為諾言需要信任來支撐。”薩克斯說,“受害人自己會決定何時能再度給予信任。而這需要時間。”


發佈日期 : 2009.04.29

沒有留言: